2020-01-13 13:44 | 來源:券商中國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中信證券選擇繼續持有中信建投A股,反映出對中信建投A股股價有更高的預期;但也有資深券業人士認為,中信證券此舉是出于平滑收益,如果去年減持太多,2020年以后的利潤有可能出現季度與年度環比與同比都出現增速放緩甚至負增長的情況,令真實的業績增長速度失真。
備受市場關注的中信證券減持中信建投A股事件終于有了結果,市場最初預計的百億規模減持變為了8億規模,大大低于市場預期,種種跡象證明,短期內,這對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都是一項雙贏的舉動。
1月10日晚間,中信建投發布《股東減持股份結果公告》,至當日中信證券減持中信建投A股時間屆滿,共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減持本公司股份共計4415.07萬股,約占中信建投證券總股本的0.5774%,減持總金額8.09億元。半年前,中信證券本打算將所持4.27億股中信建投A股悉數減持,一度引發市場強烈關注。
有人士認為,中信證券選擇繼續持有中信建投A股,反映出對中信建投A股股價有更高的預期;但也有資深券業人士認為,中信證券此舉是出于平滑收益,如果去年減持太多,2020年以后的利潤有可能出現季度與年度環比與同比都出現增速放緩甚至負增長的情況,令真實的業績增長速度失真。
對于中信證券來說,因持有中信建投A股而增厚2019年業績已是必然。有財經評論人對記者表示,中信證券持有中信建投A股股份的浮盈部分將計入中信證券年度凈利潤,以2019年最后一個交易日中信建投的股價計算,中信證券僅持有中信建投股票帶來的利潤就超過90億。
對于中信建投來說,中信證券暫緩減持的舉動,緩和了其A股股票的拋壓,對其股價形成一定支撐。
中信證券減持中信建投A股進度不及預期
據中信建投證券10日晚間公告披露,減持期滿后,中信證券持有中信建投比例為5.0069%,仍為中信建投證券5%以上非第一大股東。
記者注意到,從去年10月14日之后,中信證券就沒有賣出中信建投證券A股的舉動。但自此至1月10日減持期滿這個區間內,尤其是12月中旬以來,中信建投A股股價持續飆升,區間漲幅24.30%,達到了33.22元的歷史高位。作為一項股權投資來說,這難道不是最好的變現時機嗎?
有大型券商首席非銀分析師表示,一般來說,減持行為的主要影響因素為公司戰略、股東、業績需要。中信證券減持進度低于市場普遍預期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來回顧一下2019年6月26日中信建投證券發布的減持公告。
公告提到了中信證券的減持計劃,也列出了本次減持計劃實施的不確定風險,即“中信證券將根據承諾、市場情況、公司的股價情況等情形,決定是否實施本次股份減持計劃。”
有業內人士認為,中信證券可能是出于市場因素考量做出的投資決策。通俗點講,就是在對市場看好的情況下,選擇先不出售這部分股權,即中信證券對中信建投A股長期股價表現有更高的預期。
隨著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推進,資本市場監管適度放松,市場人士均預判2020年A股有望表現穩健。國泰君安、中信建投、招商證券、海通證券等多家券商在2020年度策略中都看好券商板塊,值得注意的是,中信證券研究認為,明年一季度和四季度,金融板塊都有上漲機會。
中信建投A股由于自由流通市值較小,彈性比較大,自上市以來都備受市場青睞。就去年行情來看,也是漲幅最高的券商股,全年漲幅2.6倍,在全部A股中排名第25位;此外,在監管大力推進打造“航母級券商”的大背景下,中信建投證券作為規模排名行業前十的大型券商,未來發展中必能享受發展紅利,且公司投行、經紀、研究等各條線都在均衡發展,實力不容小覷。
上述人士認為,整體來看,中信證券選擇繼續持有中信建投A股,既反映出對中信建投A股股價有更高的預期,也側面反映出對市場表現偏向樂觀的預期。
或出于平滑收益考慮
有資深券商人士認為,短期內不清倉出售中信建投A股,可以使得兩家公司的股價都得到支撐,但絕非出于看好中信建投A股未來表現,因為中信建投A/H股溢價率太高了。
上述券商人士分析道,中信證券或主要出于平滑收益的原因做出的決策,“如果去年減太多,就會造成2019年四季度以及2019年全年利潤大增,墊高基數,由于減持中信建投持股這塊收入屬于一次性收入,減完就沒有了,假如把這部分收入集中兌現在2019年,2020年以后的利潤就有可能出現季度與年度環比與同比都出現增速放緩甚至負增長的情況,令真實的業績增長速度失真,對股價的走勢會有影響!”
同時,中信證券暫緩出售中信建投A股的決定,對中信建投A股目前股價也形成一定支撐。
“轉讓是遲早的事情,只不過不一定通過二級市場或者大宗交易的方式,可能是協議轉讓吧。”上述資深券商人士認為。
通過出售中信建投A股股權,中信證券回籠資金8.09億元,扣除成本的增值部分,將計入年度投資收益。回溯2005年,中信證券取得中信建投60%股權的“成本價”僅為16.2億元,且此后兩次轉讓已回籠大多資金,中信證券持股中信建投成本極低。
雖然中信證券此次減持大幅度低于市場預期。但是,持有中信建投A股股份的浮盈部分,仍會計入中信證券2019年年度報表。
財經評論人“詩與星空”(《上市公司財報分析實戰》作者之一)對記者表示,根據會計準則,當年產生的浮盈會計入公司利潤表。公司2019年半年報披露,通過持有金融資產(包括中信建投等股票、債券類資產)獲得的公允價值變動帶來的投資收益高達36.7億。以2019年最后一個交易日中信建投的股價計算,中信證券僅持有中信建投股票帶來的利潤就超過90億。
中信建投證券使用“中信”商標情況
市場人士認為,中信證券減持中信建投A股是遲早的事。早在去年年中中信證券表示要減持中信建投A股時,中信建投能否持續使用“中信”商標的具體情況就被眾多市場人士所關注。2019年12月13日晚間,中信建投證券發布公告,對證監會關于其130億定增的反饋意見進行回復,借此契機,投資者也得以了解到中信建投使用“中信”商標的具體情況。
證監會在反饋意見中表示,根據申請文件,目前中信集團許可中信建投證券使用“中信”相關商標的協議已經到期,續簽事項正在推進當中。請補充披露商標續簽事項的進展情況,是否存在不能續簽的風險,對公司后續經營的影響。
中信建投證券對此回復稱,截至本回復出具日,公司已于中信集團正式簽署了商標使用許可合同,2019年5月1日生效,至2021年4月30日終止,商標使用許可費為 0 元,許可期限為兩年。
值得注意的是,雙方于2008年首次簽署《商標使用許可合同》,首次簽約有效期為兩年。2010年開始,關于商標使用事項已續簽4次,此前每次續簽合同的許可期限均為3年。
中信建投證券表示,為應對“中信”品牌使用授權無法續期等情況可能導致的不利影響,公司制定了兩條應對措施:
一是在日常運營和品牌管理過程中,謹慎使用“中信”品牌商標,并與中信集團保持持續的溝通,盡最大努力避免出現“中信”品牌使用授權無法續期或被提前終止的情況。
二是公司已指派專人負責品牌授權協議續簽相關事項,未來在相關合同期滿前,公司將與中信集團提前溝通、辦理續簽事宜,同時公司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