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排名壓力顯現 QDII基金削減美股倉位
具體來看,多只此前持有美股的公募QDII基金,近期單日凈值表現幾乎與港股同步,與美股市場走勢則差異較大,這表明相關QDII基金今年以來大概率已經將倉位切換到了港股市場。...
鵬華基金閆思倩業績“過山車”:押注式策略下的“冰火兩重天” 旗下產品業績差距超五倍
除此之外,從閆思倩旗下6只基金來看,近一年和近六個月的業績差距極為顯著。在近六個月中,業績最高的鵬華碳中和主題混合A漲幅高達178.39%,而業績最差的鵬華科技驅動混合...
上任不足兩月就離任,發生了什么
數據顯示,匯泉基金是一家個人系公募基金公司,2020年6月注冊成立于北京市通州區,注冊資本為1億元。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匯泉基金的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為23.68億元,旗下有5...
先鋒基金更換大股東與總經理,“迷你基”困局待解
公募基金為什么會出現“迷你基”的情況?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鐵牛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導致“迷你基”的原因比較多,首先就是產品同質化,如果基金產品設計缺乏...
文旅公募REITs待“破冰” 上市仍面臨挑戰
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不少文旅公募REITs項目進入或完成招標工作。“據目前公開信息統計,已有武隆喀斯特、臨沂螢火蟲水洞·地下大峽谷旅游區、威海劉公島、無錫黿頭渚、武...
37只基金同日發售 權益類基金占比超六成
在上述發行的24只權益類基金中,包括被動指數型基金11只、偏股混合型基金5只、普通股票型基金1只、增強指數型基金7只。被動指數型基金發行數量最多,是公募機構布局的重點...
賺錢效應重現 主動權益類基金再迎“奇點時刻”
市場已經歷估值修復的補漲行情,開始尋找行情的主線,并逐漸走向分化
ETF市場資金流動顯著,機器人與半導體板塊表現分化
具體來看,科創50ETF成為資金凈流出的重災區,凈流出金額高達192.56億元。該ETF自去年10月后份額持續下降,本周更是一度創出近一年新低,顯示出投資者對于科技板塊的熱情有...
年內首只!興華基金旗下債基募集失敗
從前期的準備材料來看,興華基金對興華興盛的募集抱有一定期待,不僅安排了職位較高的基金經理管理,還同時設置了募集上限,并且在后續發行中新增了多個代銷機構。然而,還...
漲勢之下,投資者選擇離場,理性抉擇還是盲目恐慌?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被大量資金認購的股票型ETF也未能延續“吸金”趨勢,開年以來獲資金凈流出近600億元。其中29只股票型ETF遭資金凈流出超10億元,不乏一些年內凈值漲幅超1...
天弘基金上報A500增強ETF,值得買嗎?旗下1000增強ETF規模縮水92%:高收益ETF為何難逃“迷你基”魔咒?
這一現象在ETF市場中并不鮮見,但天弘1000增強ETF的特殊性在于,其歷史業績并非“平庸”——近1年跑贏基準超11%,在同類產品中位列前三。高收益與高縮水并存,揭示出增強型...
科技股短期過熱警報徐徐拉響 基金經理徘徊在“賣飛”與“踏空”邊緣
當產業趨勢與市場情緒共振時,基金經理往往很難在“信仰”與“投資紀律”之間找到平衡。近期,無論是獲利后“賣飛”的基金經理,還是短期“踏空”的基金經理,都面臨著很大...
“存在玩忽職守”!這家知名企業旗下私募被罰
日前,中基協公布多張紀律處分決定書,一家名為上海浪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浪莎”)的私募基金被罰,涉及多項違規。券商中國記者發現,該私募為知名企業“浪莎控股...
風起東方:“中國力量”的價值重估
總的來看,科技突破緩解了產業升級焦慮,地產回暖穩定了經濟預期,關稅應對展現了企業韌性。這三重變化正在重塑資本市場的定價邏輯,去年9月以來,我們可能也明顯在A股市...
超半數純債基開年“雞飛蛋打”
2025年內仍能累積較多漲幅的純債基金,多為去年以久期策略聞名的產品,例如“網紅”債基華泰保興安悅A2024年全年收益率高達17.96%,根據2024年四季報測算,該基金重倉債券...
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