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3 10:44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信用狀況不同,上述不同發行主體的債券,還可以分為利率債、信用債,這也是大家最常聽到的分類方式之一。
一只債券,為什么有人叫它國債,有人說它是利率債,又有人說它是政府債券?
其實,根據分類方式的不同,債券往往有幾個不同“名稱”。今天,達達就挑3種最常見的分類,來給大家理一理。
1、根據發行主體分類:
債券是由誰發行的?簡單分有3類:政府、銀行或其它金融機構、非金融性質的企業或公司。
根據發行主體不同,債券分為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公司債券。
1、政府債券
發行主體:政府
常見債券:
國債: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發行的債券。發行國債一般是為了彌補財政赤字,或是投資公共設施及重點建設項目,相對于不輕易變動的稅收來說,國債是一種較為靈活、較為便捷的財政政策工具。
地方政府債:由各級地方政府、地方公共機構發行的債券,一般是為了地方建設籌集資金而發行。
2、金融債券
發行主體:銀行或其它金融機構
常見債券:
央行票據: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央行票據是調節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之一,主要是為了保持基礎貨幣平穩增長、貨幣市場利率基本穩定。
政策性金融債:我國政策性銀行為了籌集信貸資金發行,包括國開債(國家開發銀行發行)、農發債(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發行)、口行債(中國進出口銀行發行)。政策性金融債也被稱為“準國債”。
商業銀行債券:由我國境內設立的商業銀行發行的債券。
非銀行金融債券:由我國境內設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法人,包括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發行的債券。
3、公司債券
發行主體:非金融性質的企業
常見債券:
企業債: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發行的債券,發行主體多為國企。
公司債:是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債券。
短期融資券:是具有法人資格的非金融企業發行的、約定在1年內還本付息的債務融資工具,募集資金主要為補充企業流動資金所用。
中期票據:是具有法人資格的非金融企業,按計劃分期發行的一種債務工具,中期票據的期限一般在1年到10年之間,發行中期票據募集資金主要是為了滿足企業資金需求,通常會透過單一發行計劃,多次按不同期限發行。
2、按信用狀況分類:
根據信用狀況不同,上述不同發行主體的債券,還可以分為利率債、信用債,這也是大家最常聽到的分類方式之一。
利率債:主要包括國債、地方政府債、政策性金融債、央行票據等品種。利率債基本上不會出現信用風險,除非出現極端情況。這類債券的價格對市場利率變動敏感性高,通常來說,市場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降。
信用債:主要包括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信用債除了受市場利率影響,還會面臨信用風險。當發債企業資質下降,還本付息可能遇到困難,信用債的價格就會受到沖擊。
3、根據償還期限分類:
按照債券的償還期限,債券還可分為短期、中期、長期債券。
通常來說:
短期債券:償還期限在1年以下
中期債券:償還期限在1年或1年以上、10年以下(包括10年)
長期債券:償還期限在10年以上
債券的期限跟債券的風險收益息息相關,一般期限越長,預期收益越高,債券價格波動的風險也越高。
以上就是我們常說的3種債券分類方式,同一只債券,按照不同的分類方式,就可能被冠以不同的名稱,例如,某非金融性質的公司發行的償還期限為15年的債券,既是公司債,也是信用債、長期債券。
市場上還有更多的債券分類方式,如按照債券付息方式分為付息債券、貼現債券等,按照發行區域分為國內和國際債券等,有興趣的小伙伴們也可以多去了解哦。
聲明:本資料僅用于投資者教育,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我們力求本資料信息準確可靠,但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及時性不作保證,亦不對因使用該等信息而引發的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做出決策。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數據及圖表來源:易方達投資者教育基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