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31 13:27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值得注意的是,年內有多家券商接連收到多個罰單。除了中信建投收到北京證監局兩個罰單以外,華金證券分別被河南證監局和上海證監局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還有國融證券,則分...
今年以來,監管機構連出重拳,持續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多家券商收到罰單。
《經濟參考報》記者梳理中國證監會及各地證監局公開信息發現,截至3月30日記者發稿,年內已有13家券商收到地方證監局罰單,其中多家券商年內收到多個罰單,監管聚焦投行業務、經紀業務及企業內控等方面的違規行為。全面注冊制下,中介機構責任變得更加重大,監管部門持續多措并舉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
多家券商收到多個罰單
3月以來,陸續有券商收到地方證監局罰單。
3月21日,因五礦證券存在未充分履行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管理人職責、未能有效防范基礎資產資金與其他資金混同及挪用等問題,被寧波證監局出具警示函;3月20日,方正證券(6.980, 0.00, 0.00%)深圳梅林路證券營業部被深圳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原因是該營業部內部控制方面存在不足;3月17日,河南證監局對華金證券及相關責任人員出具警示函,原因是在保薦凱雪冷鏈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過程中,未勤勉履行相關職責。
今年以來,針對券商的違規行為,監管層連出重拳,已有多家券商收到來自地方證監局的罰單。《經濟參考報》記者梳理證監會及各地證監局公開信息發現,截至3月30日記者發稿,年內已有方正證券、光大證券(15.250, -0.04, -0.26%)(維權)、粵開證券、中信建投(25.800, -0.45, -1.71%)、長江證券(5.600, -0.01, -0.18%)、五礦證券、太平洋(2.630, -0.01, -0.38%)證券、申萬宏源(4.180, -0.02, -0.48%)證券、平安證券、民生證券、華泰聯合證券、華金證券、國融證券等13家券商收到罰單。
值得注意的是,年內有多家券商接連收到多個罰單。除了中信建投收到北京證監局兩個罰單以外,華金證券分別被河南證監局和上海證監局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還有國融證券,則分別收到了來自遼寧證監局、內蒙古證監局和江蘇證監局的罰單。
此外,年內還有兩家券商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2月6日,東北證券(6.780, 0.01, 0.15%)和東海證券均公告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告知書》。東北證券被證監會立案的原因是,在執行豫金剛石2016年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中,涉嫌保薦、持續督導等業務未勤勉盡責,所出具的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東海證券被立案的原因是,在金洲慈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重大資產重組中,開展獨立財務顧問業務涉嫌未勤勉盡責。
投行業務成違規“重災區”
從具體處罰緣由來看,上述十多家券商被罰主要涉及幾方面,即投行業務、經紀業務及企業內控,多家券商同時存在多項違法違規行為。
投行業務已成為券商違規的“重災區”。包括東北證券、東海證券、光大證券、華金證券、國融證券和華泰聯合證券等券商,收到罰單的主要原因均為投行業務違規。
例如,2月20日,上海證監局對光大證券出具警示函,原因是該公司作為贏鼎教育的主辦券商,在持續督導期間,未能勤勉盡責履行審慎核查義務,未能發現贏鼎教育通過虛構業務虛增業務收入的情形。1月19日,華泰聯合證券及兩名保代被江蘇證監局出具警示函,原因是華泰聯合證券在履行對浩歐博(37.220, -0.23, -0.61%)(維權)持續督導職責過程中未能盡到勤勉盡責義務。1月10日,江蘇證監局對國融證券出具警示函,原因是國融證券在宏馬物流推薦掛牌工作中,在盡職調查過程中未勤勉盡責、認真履行審慎核查義務。
民生證券、華金證券、中信建投和國融證券等券商則是因債券承銷業務違規被罰。其中,國融證券被內蒙古證監局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原因是公司債券業務存在多項違規問題。
還有多家券商如粵開證券、長江證券和太平洋證券被罰,主要是因為經紀業務違規,具體包括代銷金融產品、基金銷售等方面違規。例如,長江證券當陽子龍路證券營業部被湖北證監局出具警示函,該營業部員工在未取得基金銷售業務資格以及期貨從業資格的情況下,違規從事相關業務。
此外,包括長江證券、中信建投、申萬宏源、平安證券、國融證券和方正證券在內,被罰原因是因公司或分公司及地方營業部因內控不足或合規管理不到位。
重拳出擊壓實“看門人”責任
全面注冊制下,中介機構責任變得更加重大,其資本市場“看門人”角色也越發突出。今年以來,監管部門持續采取措施,多措并舉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
2月2日,中國證監會召開2023年系統工作會議,提出堅守監管主責主業。圍繞全面實行注冊制后的市場秩序和生態塑造,加強各條線監管力量統籌,提升監管效能,推動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合規穩健經營,督促行業機構完善合規內控和激勵約束機制、加強從業人員管理,嚴厲打擊違法違規活動。
3月24日,中國證監會召開2023年機構監管工作會議。會議強調,當前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形勢總體趨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相關制度安排基本定型,對機構監管和行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對于機構監管,要突出嚴的氛圍,鍛造政治強專業硬作風實的監管隊伍,以正確的監管理念引領行業發展理念,以高效能的機構監管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促進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此外,3月24日,證監會官網還公布了2022年證監稽查20起典型違法案例,點名了國海證券(3.390, -0.01, -0.29%)、網信證券、大公國際、堂堂所、永拓所等中介機構。證監會指出,中介機構應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執業規則的要求審慎執業,認真履行核查驗證、專業把關職責,為上市公司提供高質量服務。督促中介機構提升債券業務執業質量,是夯實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監管部門堅持“一案多查”,壓實中介機構“看門人”職責。證券公司向監管部門報送的信息、資料,必須真實、準確、完整,弄虛作假將受到法律懲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