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5 08:25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林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盈利質量上看,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027.25萬元、99.21萬元、7793.85萬元、-1056.38萬元。現金流出現了超過千萬元的“大窟窿”,市場對其盈...
《電鰻財經》文/林妍
近期,碧興物聯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碧興物聯”)過會,準備在科創板上市。碧興物聯計劃募資4.13億元。《電鰻財經》經調查研究發現,公司此次IPO招股書還存在很多疑點,尤其是上市委對公司研發提出諸多質疑。
過會似乎就萬事大吉了,截至發稿時止,碧興物聯并未回復本網提交的求證函。業內人士稱,即企業便順利上市,如果公司真存在問題,仍會遭到市場用腳投票。
公司研發存質疑
科創板上市委2022年12月20日公告,碧興物聯首發獲通過。公司主營智慧環境監測業務主要包括水質監測、空氣監測、煙氣監測儀器和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與運維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碧興物聯被要求結合公司與水質監測儀器及系統相關的核心技術、發明專利和持續研發能力,說明水質監測儀器及系統技術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依據和合理性。說明目前碧興物聯在數據處理和大數據服務方面的研發和業務情況,開展大數據服務業務所需要的資質,并補充說明在募投項目中大數據服務項目設置的具體內容、項目設置和經費配置的合理性以及相關風險。
招股書顯示,公司在2019年-2021年,與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力合科技、聚光科技、藍盾光電、皖儀科技、佳華科技的研發投入相比明顯較低,其中2019年、2020年研發投入分別為3358.65萬元、3463.83萬元,均處于墊底位置,且與聚光科技32343.66萬元、48942.48萬元的研發投入相比有著天壤之別;2021年研發投入為4801.92萬元,僅略超藍盾光電,但與聚光科技56180.03萬元相比,仍然難以企及。
招股書也提示,公司有技術更新迭代風險。作為一家自主創新、研發驅動的企業,要求公司具有較好的技術更新和迭代能力。若公司不能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繼續保持技術創新的領先優勢、不能夠滿足市場對技術更新迭代的需求,則公司存在技術被同行業競爭對手超越、核心競爭力下降等風險,最終給公司的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另外,結合碧興物聯客戶數量和小合同眾多、間接銷售客戶增長較快、回款不佳以及同行業可比公司情況,進一步說明報告期新增間接銷售客戶產生的銷售收入是否真實。
真實利潤未必能達上市標準
據披露,2019年-2021年和2022年1-6月,碧興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5950.4萬元、40810.64萬元、57256.3萬元、22568.77萬元,凈利潤分別為3339.15萬元、4475.19萬元、7273.03萬元、2115.68萬元。
報告期內,碧興物聯收到的政府補助金額較高,獲取政府補助的項目大多與公司主營業務密切相關。報告期各期,碧興物聯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分別為874.18萬元、2028.05萬元和4579.12萬元,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2.04%、38.16%和 56.94%。其中計入當期經常性損益的軟件退稅金額是788.15萬元、1138.25萬元、2246.49萬元;計入當期非經常性損益的政府課題經費補助及財政貼息金額合計分別為86.03萬元、889.80萬元和2332.63萬元。可以看出,碧興物聯對政府補助存在相當依賴,如果未來政府部門調整相關補助政策,導致公司取得的政府補助金額減少,將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公司基于目前已實現的經營業績、在手訂單、正在執行項目的進展、市場環境等情況,預計2022年全年可實現的營業收入區間為49,000萬元至52,000萬元,同比下降9.18%至14.42%;預計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區間為5,800萬元至6,200萬元,同比下降13.47%至19.05%。
從盈利質量上看,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027.25萬元、99.21萬元、7793.85萬元、-1056.38萬元。現金流出現了超過千萬元的“大窟窿”,市場對其盈利持續性產生質疑。
盈利能力難出色的碧興科技在遭受2022年業績的“滑鐵盧”后,其在此時即便過會,仍不令外界所看好。
《電鰻財經》將繼續跟蹤報道碧興物聯IPO進展。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