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家機構踩雷康美藥業 一天浮虧超23億元
就在昨日,申萬菱信基金向業內下發了關于所持有康美藥業股票估值調整的公告。申萬菱信基金表示,經與基金托管人協商一致,決定自4月30日起對旗下基金持有的康美藥業進行估值調整,估值價格調整為6.42元。自康美藥業股票交易體現了活躍市場交易特征后,將恢復為采用當日收盤價格進行估值。
尚緯股份研制核電電纜 納入“華龍一號”項目
依靠核電新能源、軌道交通等高端特種電纜產品領域的競爭優勢,以及“一帶一路”營銷市場拓展,尚緯股份2018年度保持了強勢發展勢頭,今年一季度繼續實現高速增長,營業收入達到4.36億元,凈利潤1918.78萬元。
借道減持成潮流?先導智能二股東擬用股票換購兩只ETF
而嘉鼎投資的換購對象均為新發基金。華夏創成長ETF于5月6日開始認購,離認購結束還剩29天,跟蹤標的為創業板動量成長指數(2676.322,41.30, 1.57%)。而富國創業板ETF還未開始發行,認購期為5月9日至5月28日,跟蹤標的為創業板指數(收益)。
康尼機電跨界并購爆雷元氣大傷 高管年薪百萬仍漲薪
對于康尼機電的并購踩雷,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可能仍存有爭議。不過,眼下管理層如何讓市場和投資者重新建立起信任,這或許與恢復公司的業務和業績同等重要。
*ST康得財務迷霧:消失的122億 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
“康得新大股東與北京銀行西單支行違規簽訂現金管理合作協議,使得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資金管理和使用上產生了混同,為控股股東占用上市公司資金開啟了方便之門。”異議聲明指出。
紫鑫藥業疑影重重:蹭概念熱點 凈利潤與現金流不匹配
一位熟悉工業大麻行業的不愿具名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今年來工業大麻概念火熱,越來越多公司入場,但很多只是發公告而沒有實質進展。目前這個板塊已經開始降溫,要在5月大麻種植季節開始之后,上市公司公布更多業務進度,才會有新的行情。國內市場一直都存在熱點炒作的現象,但是上市公司只蹭熱點而沒有實質業務進展,就算短期內股價上漲也會很快被打回原形。
普萊德去年業績"羅生門" 與東方精工翻臉直指被虧損
2019年4月,普萊德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再次發生變動。馬仿列先生自2019年2月起擔任北汽藍谷(8.860,0.12,1.37%)(維權)總經理,并于4月1日辭任普萊德董事長,由高力先生接任董事長職位。2019年4月1日,劉暢延總經理辭職,由來自北汽新能源的張小虎先生接任總經理職位。
追逐風口與關閉門店并存,盒馬、小象進入調整期
快手的一系列動作不難理解,在類似的年輕化玩法已經基本在行業普及的情況下,快手不能落隊。
索菱股份深陷財務造假漩渦 多名高管請辭
鑒于公司的財報已遭致多方質疑,且公司已經遭到證監會調查。2018年4月25日至2019年4月29日期間買入索菱股份且在2019年4月29日仍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可以將姓名、聯系電話、交易記錄發送到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參與由《金陵晚報》“易索賠”頻道組織的索賠征集,并在打贏官司前無需支付任何費用。
管理層波段式控股勝利股份:大股東切換 經營不再重要
勝利股份大股東勝利投資通過自己的經歷給韭菜們上了一堂課:當不當上市公司大股東不重要,把握住適當的時機能賺錢才是王道。 至于經營企業,那都是順便玩玩的事情。
怡球資源被查前曾有違規前科
2016年8月17日,怡球資源公告顯示,其與交易對方北京藍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同年8月15日簽訂合作協議,以2000萬元對北京藍吉進行增資,獲得增資后北京藍吉注冊資本總額的25%。上述合作協議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正式協議,但怡球資源仍在該公告中將協議界定為意向性協議,信息披露不準確。
上市車企一季報:長城長安上汽廣汽遭營收凈利雙殺
此外,主營汽車零部件的華域汽車也在今年一季度遭遇了營收和凈利潤的雙降。數據顯示,華域汽車2019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約為355.71億元,同比下降11.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18.45億元,同比下降36.61%。
生物柴油大佬被否又上科創板 卓越新能毛利率過山車
2016-2018年,卓越新能研發投入占比分別為5.7%、4.4%、4.7%。員工結構以生產人員為主,研發與技術人員89人,占比為20.8%,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16.3%。 此次卓越新能上市擬募資7.4億元,其中5.6億元用于年產10萬噸生物柴油(非糧)及年產5萬噸天然脂肪醇項目。產能擴充之后,卓越新能生物柴油的產能將提升到34萬噸/年。根據REN21《2018可再生能源全球現狀報告》,在不考慮對外出口的情況下,歐盟生物柴油的供需缺口為245萬噸。
易聯眾攜互聯網醫院平臺亮相數字中國峰會
互聯網醫院開放平臺,是結合易聯眾在電子健康卡、三碼融合、榕醫通醫療便民平臺、家庭醫生簽約平臺、基層醫療衛生信息系統、電子處方平臺、醫保移動支付、雙向轉診平臺等方面的基礎與優勢,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技術,打造“互聯網+健康醫療”創新應用服務平臺。
康美藥業創始人否認299億為財務造假 上交所火速問詢
上交所要求康美藥業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對前述會計差錯、內部控制缺陷事項,全面自查涉及的規范運作及信息披露問題,就是否存在信息披露違規行為進行詳細說明,同時結合自身具體職責履行情況,就是否勤勉盡責、是否存在主觀故意、是否存在管理層舞弊行為明確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