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7 11:00 | 來源:藍科技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藍科技觀察】在智能投影儀這條賽道上,中國品牌有相對集團優勢。 極米、峰米、堅果、當貝等投影品牌作為行業急先鋒,在國內國外市場小有斬獲。在過去幾年的市場培育之下...
【藍科技觀察】在智能投影儀這條賽道上,中國品牌有相對集團優勢。
極米、峰米、堅果、當貝等投影品牌作為行業急先鋒,在國內國外市場小有斬獲。在過去幾年的市場培育之下,市場規模漸次打開。
根據IT市場研究和咨詢公司IDC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投影機市場總出貨量505萬臺,同比增長7.4%。銷售額198.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7.4%。其中智能投影機市場(搭載有OS操作系統的投影機設備)出貨量為377.5萬臺,同比增長15.2%。
據安信證券預測,2024年中國家用投影儀的普及率將提升至5%,國內市場規模約800萬臺;在海外市場,家用投影儀的規模也有望達到900萬臺,2020年-2024年的平均增速高達89%。
投影行業“疫情而上”帶動產業發展
相比于傳統電視日漸式微,智能投影可以說是當前視聽娛樂大品類里的明星之子。作為消費升級之下家庭娛樂終端革新的產物,憑借著體積小、易移動、方便行動、功能豐富、可拓展性強等眾多優勢,備受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加之三年疫情,宅經濟大行其道,為智能投影市場添了把猛火,行業步入發展快車道。
從宏觀層面看,中國智能投影市場一片向好,景氣度不斷提升,量額雙升,行業性規模優勢日漸凸顯。
從行業層面看,品牌效應持續放大,智能投影的發展路徑擺脫價格驅動的特征,中國已經形成集團優勢,這是行業持續向好、帶動產業快速發展的關鍵。
2022年,整體投影機市場出貨量前5名的廠商為極米、Epson、堅果、峰米和當貝拿下了整體投影儀市場的出貨量前五,共占市場份額超過45%。
從市場層面看,再細分一些,2022年在中國家用激光投影市場中,前三分別為海信、峰米、當貝,出貨量合計份額為79.4%;其中當貝市場份額接近20%,除主力機型X3系列外,第4季度推出的激光超短焦U1也快速上量。而在激光中長焦技術方面,當貝依托X3系列,更是位列第一,搶占該市場46%的份額。
從個案層面看,Vidda表現搶眼。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海信旗下Vidda。入局投影儀賽道不久的Vidda能夠拿下投影儀細分市場的單項冠軍,離不開它背后對于技術的深研。去年5月,Vidda發布全球首款全色激光4K投影儀Vidda C1,將家用智能投影儀真正帶入了高畫質時代。
競爭激烈但堅持技術戰才是出路
市場不斷擴容和供給端的大爆發也使得投影儀產品的價格日益趨向平民化。從過去萬元級、五六千級產品云集到現在兩三千級產品價格,競爭火熱,更有品牌將單品價格下探到了百元陣列,價格戰激烈上演。
從供給端來看,新切入賽道的品牌廠商要想從原來的市場老炮兒手中奪食并非易事。以價格換市場或是最有效的方式,先圈地、后發力更符合生產商的利益。
從消費端來看,在消費升級和消費下沉的雙螺旋下,不同層級的消費者之間的需求不同。下沉市場,消費者更關注投影儀的便攜性,對畫質要求也就是對于硬技術指標并不敏感,基本符合“能看就能買”;而中高端市場,消費者對于投影儀的技術力和特色化功能都有著更高的要求,諸如色彩還原度、噪點、畫面流明、是否有動態補償等等,是這些精英人群更關注的重點。
作為新時代的影音娛樂工具,為消費者提供更先進、更智能、更高質的觀影體驗是投影儀行業的使命,眼下從行業整體進程來看,中國投影儀行業已經從野蠻生長期過渡到了相對成熟的階段,頭部品牌格局也較為穩定,要想推動行業繼續向前發展,走技術上行、渠道下行是必經之路。
智能投影全球化提速
從極米到當貝,從峰米到堅果,中國智能投影全球化最近幾年穩中向好。
比如極米的全球化方式,先是代工,后是推出自有品牌,并且推出了經Google認證和搭載Google Android TV系統的投影產品,以解決出海產品、軟件內容等問題。
海信、當貝都選擇借勢通2022卡塔爾世界杯這一世界頂級賽事來幫品牌獲得更多曝光,繼而提速全球化進程。海信在綠茵場上打出了“中國第一 世界第二”的廣告語,當貝則選擇贊助塞爾維亞國家隊。
對于想要出海拓展海外市場的投影儀品牌而言,一方面需不斷提升產品力與技術力,因為從整體出海數據來看,不到100美元的低價國產投影儀是主角,主打的還是一個性價比,在中高端線的產品布局力度和競爭優勢還遠遠不夠。
另一方面,智能投影全球化時需要將品牌建設、服務保障體系、用戶體驗等維度度建立一個完整的閉環。這是中國智能投影全球化時必經之路,也是站穩市場的底座支撐。
?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