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3 11:44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丘棟榮旗下的中庚價值領航混合、中庚小盤價值股票2022年末分別退出華特達因、永新股份前十大流通股東。取而代之的是,勞杰男管理的基金匯添富價值精選,陳濤管理的中庚價值...
上市公司陸續披露2022年年報,多名“頂流”基金經理的最新持倉變化浮出水面。
數據顯示,盛航股份、普洛藥業、旭升集團等獲得基金扎堆進場。“頂流”基金經理謝治宇減持梅花生物、普洛藥業,馮明遠減持光華科技、鞍重股份,朱少醒再度加倉其“隱形”重倉股陽光諾和……
持倉變化浮出水面
梅花生物、普洛藥業2022年年報顯示,謝治宇管理的興全合潤混合、興全合宜混合(LOF)2022年四季度合計減持梅花生物超過2000萬股,減持普洛藥業超過190萬股。
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混合、景順長城鼎益混合(LOF)在2022年四季度均減持天味食品。馮明遠2022年四季度減持光華科技、鞍重股份,其代表產品信澳新能源產業股票減持約105萬股光華科技、減持164.93萬股鞍重股份,其管理的信澳智遠三年持有期減持鞍重股份52.70萬股。鄭澤鴻管理的華夏核心制造混合2022年末成為岱勒新材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華夏能源革新股票則退出盛新鋰能前十大流通股東。
朱少醒管理的規模超300億元“獨門基”富國天惠成長混合(LOF)再度加倉其“隱形”重倉股陽光諾和,2022年四季度增持156.57萬股,累計持股數量占總股本的4.89%。陽光諾和定期報告顯示,朱少醒管理的這只獨門基自2022年中報進入前十大流通股東以來,已經連續增持該股。
丘棟榮旗下的中庚價值領航混合、中庚小盤價值股票2022年末分別退出華特達因、永新股份前十大流通股東。取而代之的是,勞杰男管理的基金匯添富價值精選,陳濤管理的中庚價值先鋒分別進入華特達因、永新股份前十大流通股東。
多只個股獲基金扎堆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近日已披露2022年報的上市公司時發現,盛航股份、普洛藥業、旭升集團等多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里出現基金扎堆現象。
盛航股份前十大流通股東全部為基金。其中,五個席位為公募基金,一個席位是社保基金,剩余的則是創投、股權投資基金。知名基金經理楊金金管理的交銀趨勢優先成為該股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居第6位,累計持股數量占流通A股的3.04%。
普洛藥業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公募基金占據四個席位,均為近年來的熱門基金經理所管基金。不過,謝治宇選擇減持,萬民遠和池陳森則選擇增持。池陳森增持尤為顯著,普洛藥業從2022年三季度末尚不在安信醫藥健康前十大重倉股,到2022年末一舉成為該基金第一大重倉股。
旭升集團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公募基金占據“半壁江山”。李淑彥、朱然管理的信澳匠心臻選兩年持有期混合,羅洋在管的廣發策略優選混合、廣發瑞軒三個月定開混合成為該股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楊宗昌管理的易方達供給改革混合再度增持該股。
數據顯示,這3只基金扎堆的個股主營業務分別為液體化學品航運,原料藥、醫藥中間體,汽車零配件生產。盛航股份、普洛藥業、旭升集團3家公司2022年末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均實現正增長。其中,旭升集團增幅尤為顯著,同比增超60%。
“科技含量”或成投資關鍵詞
對于后續投資策略,多位基金經理表示,科技成長、數字經濟主題或成為2023年的投資主線之一。
南方信息創新基金經理鄭曉曦認為,新一輪科技創新周期開啟,5G基站和手機、TWS/AR眼鏡、云計算、在線辦公、工業互聯網、汽車智能化等新需求將開始爆發。2023年,半導體有望迎來自主可控和周期拐點向上的共振。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認為,從產業視角看,自主可控特別是TMT的數據資源、供應鏈安全將成為全年主線,數字經濟有望成為后續投資的“詩和遠方”。
民生加銀基金表示,將密切關注穩增長和科技自強、安全發展兩條主線。進入3月后,經濟復蘇的超預期方向或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市場風格或將階段性回歸均衡。
博時基金認為,整體來看,市場下一階段風格仍然偏均衡,將沿著經濟復蘇與新興產業趨勢兩條主線展開。A股仍以結構性行情機會為主,將重點關注數字經濟、國企改革、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等投資線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