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0 14:03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農銀匯理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農銀瑞云增益6個月持有混合擬任基金經理劉莎莎表示,從近十年走勢看,“固收+”的主力軍——二級債基指數凈值曲線走勢穩健。“固收+”類產品...
A股市場震蕩調整,可攻可守、回撤相對可控的“固收+”成為優化家庭資產配置的好工具。
農銀匯理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農銀瑞云增益6個月持有混合擬任基金經理劉莎莎表示,從近十年走勢看,“固收+”的主力軍——二級債基指數凈值曲線走勢穩健。“固收+”類產品凈值波動較小,投資者可以淡化買賣時點,長期持有體驗更佳。
部分短債已具備較好配置價值
2022年四季度以來,海內外資本市場都出現較大變局。劉莎莎認為,國內資本市場的分水嶺出現在11月,我國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地產政策加碼,是11月以來股債格局趨勢性變化的核心點。
隨著兩方面政策的變化,場景消費復蘇、信用擴張以及房地產行業負債的修復開始顯現,進一步推動就業及消費好轉。但劉莎莎看到,從微觀層面,相關行業上市企業盈利并未出現明顯好轉。在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債券回調、滬深300近20%上漲后,當前A股出現指數震蕩、個股分化的行情。
從大類資產配置的視角,劉莎莎表示,將傾向于剝離短期波動,尋找更為確定性的因素去考慮資產配置。
今年以來,商務出行以及場景消費率先反彈,帶動服務業勞動力市場需求的好轉,促進年輕人就業改善,從而帶來收入預期及消費傾向進一步改善,購房等需求也將從悲觀預期中有所修復。
劉莎莎認為,經濟的修復短期彈性并不會很大,但確定性較強且持續性較長。隨著消費及房地產需求的改善,相關上下游行業需求再度回暖,成長型行業的盈利也將有所改善,權益市場隨著基本面修復的不同階段存在結構性機會。
反觀歷史,在經濟修復年份,超過3%的回報率便是標準債券類資產能夠提供的較為績優的投資回報業績。劉莎莎判斷,隨著2022年四季度的調整,部分短債資產已經具備較好的配置價值。
權益類資產在經歷較大幅度調整后,目前整體估值水平偏低。基本面的修復將對權益類資產更為有利,以年度為時間跨度來看,今年權益市場獲取正收益的可能性較大,股債的蹺蹺板效應將比較明顯。
“固收+”實現股債共舞
在經濟復蘇的大背景下,大類資產配置的價值正在重塑,“固收+”基金迎來布局窗口。
正在發行的農銀瑞云增益6個月持有混合基金,將運用“固收+”投資策略,主要投資于債券等固定收益類金融工具,以利率債、信用債為底倉構建安全墊,提供基礎收益。輔以股票、可轉債等增強收益策略,其中權益投資占基金資產的比例為10%-30%。通過多元資產配置,力爭能讓固收資產發揮“穩定器”作用,同時分享股市上漲紅利。
為更好發揮這只“固收+”基金股債資產投資的優勢,農銀匯理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劉莎莎和基金經理錢大千將再度合作,共同管理農銀瑞云增益6個月持有混合基金。
劉莎莎直言,“固收+”的本源是債券投資端的資產表現,在此基礎上通過一點權益增強去實現“加”的功效。她告訴記者,在債券方面她不會作信用下沉,這可以很大程度提升資產的流動性。
負責該基金權益投資部分的錢大千曾從事7年的專戶權益投資,回撤控制相對較好。未來,兩人將會協作管理,動態利用股債蹺蹺板作用進行倉位調整。
“對于想適當參與權益市場,但又怕風險太大的投資者,現在是參與固收+類產品好時機,基金經理會在產品內進行大類資產配置,以控制整個組合的穩定性。”劉莎莎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