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1 10:25 | 來源:中國基金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自遞交招股書以來,芯微電子的員工學歷結構備受市場關注。截至2022年6月30日,芯微電子在冊員工學歷構成顯示,其本科員工數量為16人,占比僅1.92%,大專及以下員工數量達到...
來自監管的現場檢查威力有多大?擬上市公司竟嚇到刪除系統上機日志!
2月20日,深交所上市審核中心對擬IPO企業黃山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芯微電子)下發監管函。
因在現場檢查中存在刪除ERP信息系統上機日志、實際執行的收入確認政策與招股說明書披露情況不一致、未充分揭示核心專利即將到期、實用新型專利被宣告無效的風險等問題,芯微電子被上市審核中心采取書面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
另外,自遞交招股書以來,芯微電子的員工學歷結構備受市場關注。截至2022年6月30日,芯微電子在冊員工學歷構成顯示,其本科員工數量為16人,占比僅1.92%,大專及以下員工數量達到816人,占比高達98.08%。
未積極配合現場檢查
刪除ERP信息系統上機日志
據深交所上市審核中心,此次芯微電子遭遇監管函,主要涉及以下四大問題:
第一,刪除ERP信息系統上機日志。
2022年6月,現場檢查組發現,公司刪除了2022年5月以前的ERP信息系統上機日志,且因信息系統未進行備份,現場檢查組無法恢復并查詢相關上機日志記錄。
第二,實際執行的收入確認政策與招股說明書披露情況不一致。
據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芯微電子境內銷售收入確認時點為經客戶驗收后確認收入。而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依據快遞發出時的快遞單和發運單暫估確認收入,每季末核對快遞簽收情況并對未簽收訂單做收入沖回處理。芯微電子未以所披露的“客戶驗收”為收入確認時點,實際執行的收入確認政策與招股說明書披露情況不一致。
第三,未充分揭示核心專利即將到期、實用新型專利被宣告無效的風險。
現場檢查發現,芯微電子一項核心發明專利“晶閘管、專用于制造晶閘管的芯片及其制造方法”即將于2024年到期,一項實用新型專利已于2021年被宣告無效。
2019年至2022年1-6月,上述兩項專利對應產品形成的收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74.81%、68.98%、55.03%、42.24%。芯微電子未在招股說明書中充分披露上述專利即將到期、已被宣告無效的情況,未充分揭示是否存在對生產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風險。
第四,未充分披露財務核算不規范的情形。
現場檢查發現,芯微電子存在存貨跌價準備計提不充分、部分研發人員薪酬費用歸集不準確的問題,以及未對經營情況異常的應收賬款單獨進行減值測試、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遞延收益攤銷不準確、未將研發廢料收入沖減研發費用等。
鑒于上述事實和情節,深交所上市審核中心決定對芯微電子采取書面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深交所要求芯微電子引以為戒,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交易所業務規則的規定,誠實守信、規范運作,保證發行上市申請文件和信息披露的真實、準確、完整。
IPO申請次月即遭現場檢查
財務數據多處更改
公開信息顯示,黃山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創建于1990年,系由原安徽省祁門縣黃山電器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設立的股份公司,專注于功率半導體芯片、器件及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
芯微電子的產品以晶閘管為主,同時涵蓋MOSFET、整流二極管和肖特基二極管及上游材料(拋光片、外延片、銅金屬化陶瓷片),主要應用于工業控制、消費電子、電力傳輸等領域。
2022年3月,芯微電子向深交所遞交申報材料,擬沖刺創業板IPO.中介機構的選擇上,芯微電子的保薦券商為國金證券,會計所為大信會計師事務所,律所為北京國楓律師事務所。
招股書顯示,芯微電子此次沖刺IPO預計募集資金5.5億元,其中2.35億元將用于功率半導體芯片及器件生產線建設項目;1.69億元將用于硅外延片生產線建設項目;6600萬元將用于研發中心建設項目;8000萬元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不湊巧的是,芯微電子于2022年3月遞交上市申請,次月即被抽中成為現場檢查對象。2022年4月22日,中證協發布公告顯示,根據隨機抽取結果,擬登陸創業板的芯微電子、鷹之航兩家公司入榜2022年第二批首發申請企業現場檢查抽查名單。
2022年9月底、11月底,芯微電子分別披露了其半年報更新后的招股說明書和首輪問詢的回復。其中,芯微電子2019-2020年度的財務數據和財務指標部分多處進行楷體加粗,即財務數據更正。
此外,對于專利問題,芯微電子也在新版招股書中進行說明:公司一項發明專利“晶閘管、專用于制造晶閘管的芯片及其制造方法”將于2024年11月到期;公司一項實用新型專利“一種晶閘管芯片”于2021年4月29日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宣告無效。
芯微電子稱,如果公司未能在研發方面持續投入,存在專利保護過期,技術被競爭對手
利用從而對公司生產經營及業務開展造成不利影響的風險。
僅16名本科員工
98%員工學歷本科以下
根據招股書,芯微電子的“科技含量”不低。
芯微電子是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安徽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安徽省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6項發明專利及14項實用新型專利,迄今已承擔包括國家發改委新型電力電子器件產業化專項、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化示范項目、安徽省科技重大專項計劃項目、第五批安徽省重大新興產業工程等國家或省級項目。
此外,芯微電子建有安徽省功率半導體芯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發平臺。芯微電子稱,其具有獨立自主的芯片設計與制造能力,擁有安徽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領軍人才、安徽省技術領軍人才、安徽省特支計劃創新領軍人才、黃山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以及正高級工程師職稱的業內知名器件專家帶領的核心團隊。
研發費用上,報告期內芯微電子的研發費用分別為 1,546.83 萬元、1825.04 萬元、2288.34 萬元和 1123.52 萬元,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9.16%、7.96%、6.05%和 6.12%。剔除股份支付影響后,研發費用率分別為6.82%、6.46%、5.14%和 5.18%,低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
不過,自公布招股書以來,芯微電子的員工學歷結構頗受詬?。航刂?022年6月30日,芯微電子在冊員工學歷構成顯示,其本科員工數量為16人,占比僅1.92%,大專及以下員工數量達到816人,占比高達98.08%。
核心技術人員方面,芯微電子公布了饒祖剛、王日新、王民安、葉民強和項建輝5人。其中,饒祖剛為北京大學電子與通信工程專業碩士學位,正高級工程師;王民安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本科,其余三人學歷背景均為大專。
另外,招股書顯示,芯微電子的控股股東為創始人王日新,實際控制人為王日新、王民安父子二人,直接持有公司總股本的59.05%。王日新曾實現晶閘管工藝突破,使芯微電子成為晶閘管方形芯片最早國產化的廠商之一。王民安負責公司研發項目和研發流程管控,推動研發技術的產業化,提升公司經營業績。
有行業人士分析稱,芯微電子所處的功率半導體行業具有一定特殊性,“對高端人才的需求并不像市場想象得那么高,更強調工藝和經驗”。不過,在本科教育已經相當普及的當下,準上市公司仍有必要加大人才儲備。
芯微電子在招股書中表示,相對于更具有區域優勢的沿海地區和發達城市,公司所在區域在人才吸引力方面缺乏比較優勢,使得同等條件下,公司對于優秀人才的引進能力相對較弱,招聘優秀人才的難度較更具區域優勢的同行業可比公司相對較大。芯微電子表示,將通過引進、招聘及內部培養研發人員,引進先進的研發設備等方式,提升技術創新實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