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3 11:08 | 來源:經濟日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分業務類型看,信用卡業務仍是投訴的“重災區”。分析2022年前三季度數據可以發現,信用卡投訴占比一直保持在50%左右。具體來看,2022年第三季度,涉及信用卡業務投訴380...
目前,信用卡業務仍是投訴的“重災區”。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的《關于2022年第三季度銀行業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關于2022年第三季度保險消費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共接收并轉送銀行業消費投訴75627件,涉及信用卡業務投訴38016件,占投訴總量的50.3%;共接收并轉送保險消費投訴32726件。
分機構類型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投訴量占比較高。根據《通報》,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2022年第三季度共接收并轉送銀行業消費投訴75627件。其中,涉及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投訴量為19870件,占投訴總量的26.3%;股份制商業銀行30450件,占比40.3%;外資法人銀行420件,占比0.6%;城市商業銀行(含民營銀行)12342件,占比16.3%;農村中小金融機構5402件,占比7.1%;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7143件,占比9.4%。
分業務類型看,信用卡業務仍是投訴的“重災區”。分析2022年前三季度數據可以發現,信用卡投訴占比一直保持在50%左右。具體來看,2022年第三季度,涉及信用卡業務投訴38016件,占投訴總量的50.3%。回顧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信用卡投訴占比分別為50.0%、48.6%。
信用卡投訴在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投訴總量中占比最高。《通報》顯示,在涉及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投訴中,信用卡業務投訴10116件,占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投訴總量的50.9%。在涉及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投訴中,信用卡業務投訴23931件,占股份制商業銀行投訴總量的78.6%。在涉及外資法人銀行的投訴中,信用卡業務投訴196件,占外資法人銀行投訴總量的46.7%。
“近年來,信用卡業務快速發展,在便利群眾支付和日常消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部分銀行業金融機構信用卡業務經營理念粗放,服務意識不強,風險管控不到位,存在損害客戶利益等行為。”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具體來看,信用卡投訴主要集中在營銷宣傳不規范、投訴不暢、不當采集客戶信息、不當催收等方面。為了解決以上問題,銀保監會、人民銀行已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切實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
針對信用卡投訴問題,監管部門提出了“四個必須”,進一步強化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行為規范。一是必須嚴格明示信用卡涉及的法律風險和法律責任,不得進行欺詐虛假宣傳;同時,要對本行信用卡營銷人員實行統一資格認定,配發證件并向客戶事前出示。二是必須嚴格向客戶公布投訴渠道,并根據投訴數量、配備充足的崗位人員等資源。三是必須嚴格落實客戶數據安全管理,通過本行自營渠道采集客戶信息。四是必須嚴格規范催收行為,不得對與債務無關的第三人進行催收。
需注意,除了信用卡業務,個人貸款業務的投訴占比也較高。《通報》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涉及個人貸款業務投訴24743件,占投訴總量的32.7%。分機構看,在涉及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投訴中,個人貸款業務投訴4055件,占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投訴總量的20.4%;在涉及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投訴中,個人貸款業務投訴3625件,占股份制商業銀行投訴總量的11.9%;在涉及外資法人銀行的投訴中,個人貸款業務投訴123件,占外資法人銀行投訴總量的29.3%。
此外,2022年第三季度,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并轉送保險消費投訴32726件。其中,涉及財產保險公司12203件,占投訴總量的37.29%;人身保險公司20523件,占比62.71%。財產保險公司涉及理賠糾紛投訴9805件,占財產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80.35%;人身保險公司涉及銷售糾紛投訴10938件,占人身保險公司投訴總量的53.30%。
“接下來,銀保監會將嚴格按照《銀行業保險業消費投訴處理管理辦法》,繼續加大對投訴處理的監管力度。”上述負責人說,督促銀行保險機構落實主體責任,扎實做好投訴處理工作,加強源頭治理,改進服務質量,維護好消費者合法權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