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7 16:18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科創板“考場”迎來一名重量級“考生”,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光衛星”)科創板IPO獲得受理,瞬間吸引市場的目光。這意味著商業衛星獨角獸企業正式踏上A股證券...
歲末將至,一批硬科技公司集中涌進科創板“考場”,趕乘2022年科創板IPO“末班車”。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12月以來已有8家公司申報科創板上市獲受理。截至12月26日,2022年全年科創板IPO受理企業數為138家。自科創板開門迎客以來,受理企業總數已達到847家。
在近期趕乘IPO“末班車”的企業中,不乏“國之重器”、細分行業龍頭、熱門賽道的佼佼者。從行業分布來看,8家企業中有4家來自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領域各有1家。
硬科技企業爭上“末班車”
12月23日,科創板“考場”迎來一名重量級“考生”,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長光衛星”)科創板IPO獲得受理,瞬間吸引市場的目光。這意味著商業衛星獨角獸企業正式踏上A股證券化之旅。
招股書顯示,長光衛星是我國第一家擁有衛星并具有“研發制造—運營管理—遙感信息服務”全產業鏈環節服務能力的商業遙感衛星公司。目前,公司自主建設并運營管理著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吉林一號”,并提供高時間分辨率、高空間分辨率、高光譜分辨率、快速廣域覆蓋的衛星遙感數據,以及以衛星遙感數據為基礎的空間信息綜合應用服務。
長光衛星的遙感衛星技術有多硬核?長光衛星“吉林一號”衛星星座擁有72顆在軌遙感衛星。在阿根廷隊世界杯奪冠后,“吉林一號”當時就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地標方尖碑附近,拍攝到了人山人海、巡游歡慶的場面。
此次公司擬募資26.83億元,持續投入“吉林一號”衛星星座的建設。公司預計2023年底前實現138顆衛星在軌,具備全球任意點10分鐘的重訪能力。
長光衛星股東榜亦是星光熠熠。公司的第二大股東是長春光機所,持股比例達11.16%。長春光機所從事發光學、應用光學、光學工程、精密機械與儀器的研發生產工作,先后參加了“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工程”等多項國家重大工程項目。長春光機所及其控股企業在產業鏈環節與長光衛星存在一定的業務往來。
強大的衛星技術背后是公司大手筆的科研投入。記者注意到,公司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達4.75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高達94.85%。
中鋼礦院練就的“黑科技”亦在12月的報考企業中頗為亮眼。中鋼礦院前身為1963年創立的原冶金工業部直屬重點科研院所——冶金工業部黑色冶金礦山研究院。公司及前身擁有近60年的技術積淀,承擔了“六五”至“十四五”期間的多項重點科研項目,擁有3個國家級研發平臺、12個省部級研發平臺,還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
目前,中鋼礦院主要從事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專業服務,提供采礦、選礦、巖土、礦山安全環保等方面的技術服務和技術工程服務。此外,公司注重新材料的技術研發,如空心玻璃微珠、新型礦用固化材料、碳氣凝膠等。本次公司擬募資5.54億元。
善康醫藥是一家采用第五套上市標準的成癮治療藥物創新研發公司,致力于打造成癮治療的“中國方案”。公司從事創新藥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預防阿片類毒品復吸、治療酒精使用障礙為代表的成癮治療藥物。據了解,公司員工總數達127人,其中研發人員75人,占員工人數比例達59.06%。
“芯考生”一直頗受科創板的青睞。12月19日進入“考場”的燦芯股份,致力于提供高效率、高可靠的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務。公司與專業晶圓代工企業中芯國際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目前,公司共有研發人員154人,占總員工人數的66.67%。此外,中芯控股持有公司18.98%股權,中芯控股系中芯國際的全資子公司。
記者注意到,不少科創企業雖是資本市場的“新生”,但在A股市場卻人脈甚廣。愛科賽博就是其中一例。公司與多位優質客戶保持良好合作關系,包括華為、比亞迪、陽光電源等知名企業,中國科學院、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等科研及檢測認證機構,以及中航集團、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國家鐵路集團、中國鐵建、中國中鐵、國家電網等大型央企下屬企業。公司生產的精密測試電源、精密特種電源和電能質量控制設備被廣泛應用于光伏儲能、電動汽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等諸多行業領域。
國資集中送“子”科創板
整體來看,12月的科創板受理企業類型多以國資背景為主。其中,廣鋼氣體、中鋼礦院、京儀裝備3家公司背后的實控人均閃現國資身影。
京儀裝備主要從事半導體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實現先進制程半導體專用溫控設備規模裝機應用的設備制造商,也是目前國內極少數實現先進制程半導體專用工藝廢氣處理設備規模裝機應用的設備制造商。
公司直接控股股東京儀集團持有公司4725 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37.50%。公司間接控股股東是京儀集團的母公司北控集團。北京市國資委通過北控集團、京儀集團間接持有公司股份的37.50%,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通過股權穿透,記者發現,中鋼礦院的實際控制人系國務院國資委。中鋼科技直接持有公司2.7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88.89%,為公司控股股東。而中鋼科技為中鋼集團下屬公司,中鋼集團又系國務院國資委全資控股的央企。
以電子大宗氣體等工業氣體為主營業務的廣鋼氣體也來頭不小。公司不僅是廣州市國資委重點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企業,其實際控制人還是廣州市國資委。據了解,工控集團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的27.55%,并通過控制廣鋼控股、工控新興投資間接持有公司股份的27.02%,合計持有股份超過50%。而工控集團為廣州市人民政府子公司,廣州市國資委代表廣州市人民政府對工控集團履行出資人職責,因此,廣州市國資委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此外,廣鋼氣體的國有股東還包括銅陵有色、集成電路投資,兩者對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別為1.56%、0.94%。
長光衛星也背靠多家國有股東,方圓資產、長春光機所、深創投、長春新投四家國有股東合計持有公司4.89億股,持股比例達到24.8%。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