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2 02:07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蘇向杲 | [保險]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近期“雙11”的到來,不少財險公司在綜改后,繼續對車險保費打折促銷。
自9月19日,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印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下稱“車險綜改”)施行以來,已過去一個多月,在這期間,消費者和車主是否感受到真實惠?對此,《證券日報》記者對多家財險公司及多位車主進行了調查。
從《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情況來看,自車險綜改后,雖也有車主保費出現上漲,但很多車主普遍感受到了保費的下滑,監管披露的數據亦顯示,行業車均保費降幅達27%。從行業來看,泰康在線副總裁左衛東對《證券日報》預計,車險綜改后,車險市場保費規模下降,千億元級保費的減少,就是讓利給消費者的。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近期“雙11”的到來,不少財險公司在綜改后,繼續對車險保費打折促銷。據《證券日報》記者在支付寶等保險頻道發現,不少財險公司在“參考報價”基礎上,再打折幅度在8折-9折之間。同時,也有險企提供代駕、道路救援、送檢、安全監測等服務。
增保、降價、提質
從《證券日報》記者調查的情況來看,多險企表示,車險綜改后,車均保費均出現了不同幅度下滑,但保險責任相應提升。總體來看,此次綜改消費者車險獲得“增保、降價、提質”。
陽光財險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車險綜合改革帶來車均保費的大幅下降及保險責任的增加,對消費者來說就是用比之前更少的錢獲取了比之前更多的保障。
泰康在線CEO劉大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次車險綜合改革,是銀保監會帶領整個行業,在充分調研、充分醞釀、達成充分共識的前提下發布和實施的。這次改革以充分保護消費者利益為核心,通過增保、降價、提質,讓利于消費者。
平安產險相關負責人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車主角度,本次車險綜合改革深入貫徹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理念,緊緊圍繞“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核心目標,更好、更多地讓老百姓(70.250, 0.30, 0.43%)得到實惠,切實服務于民生。
泰康在線副總裁左衛東也表示,綜改后,車險市場保費規模下降,千億(元)級保費的減少,就是讓利給消費者的。從成本結構看,對險企來說,這次改革帶來的直接結果是賠付率上升、費用率下降,改變了車險的成本結構,這就要求險企一是放棄粗放式經營,具有更強的風險識別能力,對不同風險的客戶能做到差異化定價;二是提升內部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車主真實感受如何?
保險公司普遍反饋保費大降,車主真實感受又如何?
山西車主陸先生近期在眾安官網為自己的愛車投保眾安新車險時,顯示保費為1944.25元,相較于前一年報價的2352.6元,降了408.35元,降低了17.3%,即保費打了八折。與此同時,此次車險服務還增加了附加機動車道路救援、代為送檢增值服務特約條款。
賈先生是太保產險的一位老客戶,他因駕駛習慣良好,一年來都沒有出險,保費從去年的4150元降至今年的3171元,保費同比降低約24%,其中商業險去年為3380元,今年下降了1309元。由于保費優惠,賈先生把三責險限額從去年的100萬元提高到了150萬元。
近期,車主劉女士也告訴記者:“今年我投保的車險保費是1665元,去年為1795元,降幅雖然不足10%,但保險公司告訴我,如果行駛記錄持續良好,明年還會降保費。”
還有多位車主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投保的車險保費出現不同幅度的下滑。不過也有個別車主表示,自己投保的車險今年突然大增25%,但車險增值服務并未變多。對此,有險企人士認為,根據政策規定,險企可以在自主定價系數上發揮定價差異,保險公司在測算保費時根據投保人標的給出不同的風險判定,進而給出的自主折扣系數也不一樣。因此,也有車主保費出現提升。
從行業平均水平來看,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近日在2020北大賽瑟(CCISSR)論壇上表示,車險綜合改革自9月19日實施到目前一個多月時間,車均保費降幅27%,商業第三者責任險的平均保額由91萬元提升到125萬元。
引人注意的是,近期車險綜改疊加“雙11”促銷活動。不少財險公司在綜改后,繼續對車險保費打折促銷。記者在支付寶等保險頻道等渠道發現,近期不少財險公司在“參考報價”的基礎上,再打8折到9折之間的不等優惠幅度銷售車險。同時,為吸引車主,險企還打出提供代駕、道路救援、送檢、車輛安全監測等增值服務。
例如,在支付寶保險頻道,某大型龍頭險企在對一款車型的參考報價為3466.50元,“雙11”期間的報價為2954.41元,折扣為8.5折,該險企還提供道路救援服務7次,代為送檢服務1次;同款車型另一家財險公司的參考報價為2475元,折扣價位2191元,折扣為8.8折,雖然折扣幅度較小,但該險企在提供道路救援7次,代為送檢1次的基礎上,還提供1次代駕服務,車輛安全檢測1次。
車險增值服務提升
無論是監管披露的數據,還是記者調查,都顯示行業車均保費出現下滑。車主頗為關心的是,保費下滑的背后,保險責任和服務水平是否也降低了?從記者了解的情況來看,保費普降后,險企并未降低保險責任和增值服務,購買車險后保障反而有所提升。
劉大為表示,通過這次綜合改革,不僅車險的保障內容更加充分,而且(車險綜改)鼓勵險企通過對不同風險客戶的差異化定價更好地服務消費者,此外通過獎優罰劣的機制鼓勵車主更好地安全駕駛。車險綜合改革后,一方面用戶享受的保障會更加充分;另一方面,安全駕駛、風險較低的客戶能夠獲得更多的實惠。
平安產險相關負責人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服務角度,此次改革豐富了商車險產品,推出包括代送檢、道路救援、代駕服務、安全檢測等車險增值服務的示范條款,為消費者提供了更規范和豐富的車險保障服務。車險是與消費者利益關系密切的產品。隨著客戶需求的不斷改變,科技的不斷創新,迫切需要行業在產品和服務上進行創新。此次車險綜合改革將促進保險企業依托車聯網、自動駕駛等新科技的應用,開發出滿足客戶需求、讓車主實實在在受益的產品和服務。
左衛東也表示,通過這幾年的費改,車險市場呈現出多重變化:一是車主的保險意識增強,承保面擴大了;二是保障范圍越來越廣、擔保費是穩中有降的;三是獎優罰劣機制逐漸建立,鼓勵客戶更好地安全駕駛。
長安保險車險部總經理助理賈振雷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車險改革歷時短、涉及內容多,行業宣傳、推廣等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部分客戶對改革的具體內容還不是很清楚,更聚焦于保費的變化。未來隨著車險改革的深入,客戶在理賠服務、增值服務方面親身體驗,客戶對此次改革的了解將更加全面、準確,同時享受改革帶來的實惠。
車主投保有何妙招?
從此次車險綜改的總體情況來看,車險保費仍與車主駕駛習慣等因素密切掛鉤,那么車主如何做既能提高保障,又能降低保費?
眾安保險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次車險改革的條款,范疇均在車主日常用車場景范圍內,與車主用車場景相關度非常高。車險改革后,整體定價會更客觀更科學,更貼合用戶的駕駛習慣,長期保持良好駕駛行為的客戶,保費的降幅將會更大,建議車主養成良好的駕駛行為習慣,安全出行。
陽光財險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考慮到目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車頻率的增加以及城鄉一體化賠付標準的提升,車險投保建議擴充選擇更多保障責任(由此產生的保費可能也不會高于綜改前),比如之前沒有投保商業險的消費者,可以考慮多投保一個商業險;之前責任類險別(第三者責任險、車上人員責任險)的責任限額投保較低的消費者,可以考慮增加限額;之前只投保一個三者險的消費者,可以考慮增加車損險保障等。
也有險企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目前消費者反應來看,車主們對綜改的關注和熱情與業界的緊張氛圍相比,顯得較為冷靜,這種反差情況與車險產品及服務在經營主體間的差異不大、保險公司與車主的交流互動有限、車主對保險產品認知有關。綜改后,多數消費者收到出單報價后,直觀感受到保費優惠了,愿意選擇更多險種、更高保額來保障自己的行車安全。也有部分消費者的愛車保險價格上升,會選擇接受或變更險種方式調整保險方案。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