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3 09:12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從科創板個股的跟投收益來看,當前有5只科創板股票相應的保薦機構跟投浮盈超1億元。
隨著科創板發行節奏加快,股價亦持續分化。截至12月12日收盤,科創板65只個股中有30只股票收跌,其中有5只股票已經跌破首發價。中國證券報記者根據數據統計發現,以12月12日的收盤價計算,參與跟投的27家券商跟投浮盈合計21.57億元,與9月末券商跟投總浮盈相當。其中,頭部券商優勢明顯,中金公司以3.33億元賬面浮盈居首;有3家券商跟投暫呈浮虧狀態。
保薦券商浮盈已嚴重縮水
數據顯示,以12月12日收盤價統計,科創板上市股票涉及的27家保薦券商,其跟投股份的賬面浮盈合計21.57億元,平均下來單家券商浮盈僅為7987.23萬元,而根據記者此前在9月24日盤后統計的數據,彼時每家券商平均浮盈接近1.5億元。
具體看來,中金公司以3.33億元的浮盈居于首位,其跟投的科創板股票包括中國通號、交控科技、杰普特、山石網科、金山辦公;其次是中信證券,其跟投浮盈3.14億元,跟投股票包括瀾起科技、柏楚電子、傳音控股、賽諾醫療、當虹科技、睿創微納、容百科技;中信建投以1.93億元的浮盈居于第三,其跟投股票包括新光光電、沃爾德、天宜上佳、虹軟科技、西部超導、中國電研、卓易信息、鉑力特。此外,跟投浮盈超1億元的券商還有國泰君安、華泰聯合、南京證券、海通證券、國信證券。
從科創板個股的跟投收益來看,當前有5只科創板股票相應的保薦機構跟投浮盈超1億元。其中,金山辦公的保薦跟投機構以2.35億元的浮盈居首;其次是瀾起科技,其保薦機構的跟投浮盈是1.60億元;第三是心脈醫療,其保薦機構的跟投浮盈是1.55億元。
5只個股跟投浮虧超2000萬
截至12月12日收盤,有5只科創板股票跌破首發價,分別為杰普特、卓越新能、久日新材、祥生醫療、昊海生科。保薦券商中,英大證券、國金證券、瑞銀證券3家券商跟投的科創板股票暫時呈浮虧狀態,其中英大證券浮虧486.00萬元,國金證券浮虧410.40萬元,瑞銀證券浮虧149.95萬元。
久日新材的保薦機構目前浮虧686.56萬元,卓越新能的保薦機構浮虧486.00萬元,祥生醫療的保薦機構浮虧410.40萬元,杰普特的保薦機構浮虧285.42萬元,昊海生科的保薦機構浮虧149.95萬元。上述5只個股導致相應的跟投券商浮虧合計2018.33萬元。
有投資人士直言不排除兩年后有跟投項目退出時出現虧損,甚至有市場聲音表示,保薦機構的跟投機制應該增加適當的“執行彈性”。對此,某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即便部分保薦機構跟投出現浮虧或者兩年后退出時出現虧損,從長期看,這有利于公平公正公開市場建設,跟投機制應繼續強化并剛性執行、而非彈性執行。
五頭部券商占據56%跟投浮盈
分析人士表示,從浮盈數據來看,頭部券商優勢明顯。中金公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國泰君安、華泰聯合五家券商跟投浮盈合計12.11億元,占27家券商跟投總浮盈的56.15%,而根據記者以10月29日收盤價計算,彼時跟投浮盈排名前五的券商合計賬面浮盈占當時15家跟投券商總浮盈的比例為52.85%,可見目前頭部券商跟投浮盈的集中度有進一步提升。
整體來看,11月券商業績分化加劇。據中原證券統計,36家直接上市的券商11月共實現營業收入165.01億元,環比下降7.21%,同比下降6.58%(剔除不可比數據);共實現凈利潤54.37億元,環比下降26.06%,同比下降25.60%(剔除不可比數據)。
長城證券認為,目前來看,科創板成為推動券商業績及板塊上升的重要推動力。科創板持續推進、IPO常態化及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推進等有望推動券商業績修復,倒逼券商組織架構及業務變革。長期來看,股東管理新政、券商風險控制指標計算標準、開放超預期及監管明確支持打造航母級投行或將倒逼行業格局巨變超預期,未來銀行、互聯網巨頭等有望攪局行業生態,同時證券業的分化分層加劇,專業化及綜合化券商將各得其所,打通轉換通道,有望持續實現機構的有效出清。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