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7 00:40 | 來源:面包財經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光啟技術(002625.SZ)日前發布了同向上升的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9上半年盈利4576.09萬至5383.64萬元,同比增長70%至100%。不過需注意的是,公司業績增長的原因之一系對研發支出進行了資本化處理。資本方面,公司...
光啟技術(002625.SZ)日前發布了同向上升的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9上半年盈利4576.09萬至5383.64萬元,同比增長70%至100%。不過需注意的是,公司業績增長的原因之一系對研發支出進行了資本化處理。
資本方面,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接連減持,而控股股東的增持計劃遲遲未見實施。另外截止一季度末,公司前十大股東中的八位存在股份質押的情況,且質押比例均較高。
重組后凈利潤連續下滑,研發支出資本化支撐半年報業績
光啟技術前身為龍生股份,2011年上市,原主從事汽車座椅功能件的研發和生產。上市之后的龍生股份業績平平。
2015年,龍生股份發布定增預案,向劉若鵬控制的光啟合眾擬設立的達孜映邦、光啟空間技術以及達孜鵬欣等非公開發行A股,以實現上市公司的轉型升級。此次定增最終于2017年2月完成,共向9名對象合計發行股份約9.67億股,募資約68.94億元,募集資金計劃全部用于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產業化項目和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定增完成后,上市公司名稱變更為光啟技術,控股股東變更為達孜映邦,實控人變更為劉若鵬;主營業務及產品拓展至超材料領域。同時公司以原有汽車零部件經營性凈資產出資設立全資子公司龍生科技,繼續經營汽車座椅零部件及功能件業務。之后的2017年12月,公司又以自有資金4.46億收購光啟尖端100%股權,由此切入軍工裝備領域。
然而,根據財務數據,新業務注入后的上市公司業績并未得到明顯提升,2018年及2019年一季度,公司凈利潤連續兩期下滑。
2018年,公司營收4.64億,同比增長22.14%,但歸母凈利潤約7053.29萬,同比下滑12.77%,與營收走勢背離。根據財報,公司表示營收增長主要原因為超材料業務快速成長,而利潤下滑則主要受“產品結構調整及鋼材價格上漲的雙重影響”,以及研發投入和日常開支同比增加等。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研發投入對其凈利潤有著相當的影響。數據顯示,2018年公司研發費用約7822.4萬元,同比增加205.71%,高于當期凈利潤,約占當期營收的16.87%,皆采取費用化處理,資本化比例為零。
2019年一季度,公司業績繼續下行,營收同比下滑13.58%的同時,歸母凈利潤下降約28.99%,約至857.91萬元。根據一季報,研發費用增加是影響因素之一,公司一季度發生研發費用約1730.1萬,同比增長35.71%,約是同期凈利潤的2倍。
一季報中,公司尚未提及是否對研發投入進行了資本化處理。不過在半年度業績預告中,公司明確表示“相應的研發投入達到資本化的條件”,同時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向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研發投入的資本化處理并不違反會計準則,但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企業的利潤含金量。
控股股東增持承諾未見實施,重要股東減持
2018年7月24日,公司發布關于控股股東計劃增持公司股份的公告,控股股東達孜映邦計劃自2018年7月23日起的未來12個月內,以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及大宗交易等增持公司股份;計劃增持數量不超過總股本的2%,增持金額不低于3,000萬元,增持價格不超過12元/股。根據公告,控股股東計劃增持系“基于對公司未來持續發展的信心及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
然而自增持公告發布以來,控股股東的增持計劃遲遲未見實施。根據公告,截止2019年7月23日此次增持計劃期將屆滿。
另一方面,公司持股5%以上的股東近年來持續減持公司股份。
2019年3月6日,公司發布非控股股東減持預披露公告,股東姜照柏、姜雷因個人資產管理需要,擬在公告披露之日起6個月內合計減持不超過6759.29萬股公司股份,約占公司總股本的3.14%。其中,姜照柏擬減持不超過2.07%股份,姜雷擬減持不超過1.07%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預披露公告發布日,姜照柏及姜雷分別直接持有約4456.05萬股及2303.24萬股公司股份,分別約占公司總股本的2.07%和1.07%。上述減持計劃上限為兩大股東所持全部股份。
公告顯示,2019年3月29日至2019年6月27日,姜照柏減持1514.4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70%,參考市值約1.5億元。截止2019年6月27日,兩位股東減持計劃時間過半,減持尚未實施完畢。
姜照柏及姜雷所持股份系股權轉讓而得。2015年,原龍生股份實控人與姜照柏及姜雷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將公司原總股本的21.95%轉讓給對方。在上市公司定增重組完成后,2017年11月,姜照柏等即披露減持計劃,擬減持合計不超過其持有的全部股份。
公開數據顯示,自2018年1月初至2019年6月底,姜照柏及姜雷已合計減持公司股份5097.1萬股,減持參考金額超過7.3億元。
股東質押比例較高
除減持外,根據2019年一季報,包括控股股東在內,公司前十大股東中有八位存在股份質押的情況,且質押比例均較高。
前十大股東中,控股股東達孜映邦與光啟空間技術為同一實際控制人關系,截止2019年3月31日,達孜映邦及光啟空間技術合計持有約9.89億股公司股份,其中約9.39億股處于質押狀態,質押比率超過94%;存在股份質押的八大股東合計質押公司股份約15.57億股,約占其合計持有股份的86.38%。
另外根據相關公告,2019年4月以來,公司第二大股東達孜鵬欣(與姜照柏、姜雷為一致行動人)因融資需求再度質押公司股份,截止至6月7日,達孜鵬欣累計質押股份數增至約1.78億股,約占其所持股份的99.99%,公司總股本的8.3%。
整體來看,研發支出資本化推升公司中報預增,但重要股東持續減持,控股股東增持計劃亦未落實,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4月,公司還發布公告擬終止當初定增重組時募投的超材料智能結構及裝備產業化項目。
本文作者:面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