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2 09:36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吳曉璐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市場人士表示,隨著注冊制的實施,公司債審核效率提升,疊加流動性寬松的驅動,公司債發行規模顯著增長。另外,疫情防控債和紓困債的發行,為疫情后實體經濟的復蘇提供了...
自3月1日起,交易所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實施注冊制,至今已滿半年。據記者梳理,截至8月31日,在這半年時間里,有281只公募公司債注冊生效,擬發行規模合計2.11萬億元。隨著審核效率的提升,公司債發行規模也顯著擴大,半年間公司債發行規模達1.83萬億元,同比增長40.46%,其中短期公司債發行數量和規模暴增。
市場人士表示,隨著注冊制的實施,公司債審核效率提升,疊加流動性寬松的驅動,公司債發行規模顯著增長。另外,疫情防控債和紓困債的發行,為疫情后實體經濟的復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公司債發行規模顯著增加
《證券日報》記者據滬深交易所數據統計顯示,今年3月1日以來截至8月31日,共有281只公開發行公司債注冊生效,擬發行規模合計2.11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小公募獲批規模增長65.79%(公開發行公司債品種均為小公募)。
從發行端來看,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在今年3月1日至8月31日期間,公司債累計發行1973只(包括注冊制和核準制),合計發行規模1.83萬億元,同比增長40.46%。其中,公開發行公司債670只,合計發行規模8060.37億元,同比增長36.9%,非公開發行公司債1303只,合計發行規模1.02萬億元,同比增長43.4%。
“公司債發行規模顯著增加,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疫情后期債券發行利率下行對發行量的整體驅動;另外,注冊制實施后,公司債整體審核效率提高,發行節奏加快。”財達證券債券融資部副總經理付海洋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短期公司債發行規模大增
從發行利率來看,注冊制實施以來,公司債發行利率呈下降趨勢。上述1973只公司債平均發行利率為4.91%,較去年同期下降0.63個百分點。
“公司債發行規模提升、發行利率下降,主要受益于政策扶持和流動性寬松。用3年AAA公司債和3年國開債的收益率作對比,可以看到二者收益率之差今年以來基本維持在40基點到50基點。基準利率的下行也引導信用債價格的收窄。”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對于公司債發行利率的下降,付海洋表示,一方面,為對沖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今年出臺了較多的逆周期調節政策,債券市場整體流動性更加充裕,整體利率也普遍下行。另一方面,AA+及以上高評級發行人發行規模增速較快,AA級及以下發行人債券發行量相對穩定,對平均發行利率降低也有一定影響。此外,非公開短期公司債及公募短債等短期產品發行量的增加,也拉低了平均發行利率水平。
新證券法優化了公司債發行條件,允許公募短期公司債發行。今年5月份,滬深交易所發布開展公開發行短期公司債券試點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符合條件的發行人在試點期內,面向專業投資者公開發行期限在1年以內的短期公司債券。
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梳理,3月1日以來截至8月31日,共有117只期限在1年及1年以內的短期公司債券完成發行,同比增963.64%,合計募資942.1億元,同比增906.52%。其中,公開發行公司債20只,合計規模146億元,非公開發行公司債97只,合計規模796.1億元。而在去年同期,僅11只期限為1年的短期非公開發行公司債完成發行,合計募資93.6億元。
隨著注冊制的實施,公司債發行效率和發行規模大幅提升,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也進一步加大。
付海洋表示,公開發行公司債實施注冊制以后,進一步提高了債券審核速度,對企業融資的便利化程度明顯提升。公司債中疫情防控債券和紓困債券等專項債券品種的推出和發行,對疫情后復工復產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服務實體經濟效果良好。
明明表示,今年公司債發行數量和規模顯著提升,有效助力實體經濟融資。按企業類型看,地方國企和中央國企占比較高,實體經濟的修復寄望于多重資金協同發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