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1 10:10 | 來源:未知 | 作者: 左越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募基金數量突破5000只,選項多了,有時未必全是快樂。雖然可供選擇的余地更大了,但選擇的難度也就隨之陡然增加。
公募基金數量突破5000只,選項多了,有時未必全是快樂。雖然可供選擇的余地更大了,但選擇的難度也就隨之陡然增加。
如何選靠譜基金?
要說5000只基金,其實真正合適多數投資者的也還是少數。天相投顧投資研究中心經理賈志就提到,即便是基金只有兩三千的時候,持有人也很難選擇到合適的基金。等到了5000只或是以后數量更多的時候,其實持有人要考慮的事情也和之前是相似的。
究竟要如何才能選到適合自己、又能帶來穩定、持續回報的靠譜基金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無論是基金經理還是第三方分析師的觀點,其實都很有共性。記者結合天相賈志、南方基金基金經理夏瑩瑩、好買基金研究中心總監曾令華、九泰基金FOF投資管理部王義發等業內人士的觀點,總結了如下幾條:
第一,個人投資者的自我評估。
即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風險承受意愿、大致的投資期限,厘清自己的投資目標,并且不能過于看重過往業績和明星基金經理效應。最近常常看到有文章指出公募基金20年,基金市場的長期收益率很高,但從基民個體來看,很多人并沒賺到錢。這一是因為買入時點不對,二就是沒能堅持長期投資。對于低風險投資者來說,50%債券基金、30%貨幣基金、20%股票基金是合理的;中端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30%債券基金、20%貨幣基金、50%股票基金是可以參考的比例;高風險承受組能力的投資者,可以全部配置股票基金,但留下20%~30%的債券基金或貨幣基金仍不失明智之舉。
第二,提高對基金行業的了解,其中很重要一步是要了解基金經理。
這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務,但必要的功課仍然是少不了的。比如說,通過基金定期報告、通過互聯網、第三方專業機構來了解基金經理投資風格,盡量選擇堅持基本面研究的基金經理,看重企業業績、未來成長、估值,而不是追逐熱點、炒作的基金經理。對于有經驗的投資者來說,通過觀察基金的歷史波動情況,是可以大致判斷投資團隊的風格水平的。
但是也有一個相對捷徑的方式。那就是,如果能找到有5~10年管理基金經驗、管理能力經過市場檢驗被市場認可的基金經理,其產品可以相對多配置一些。
第三,充分認識基金產品,不要輕信推薦。
首先公募基金和其他產品要分清,要了解公募基金的幾大主要類型,即股票、債券、QDII、貨幣等等,再從中構建屬于自己風格的投資組合。買基金是一件謹慎的事情,要經過充分的調研,盡量不要因為去銀行辦個業務就入手一只被推銷的基金。
第四,一些大眾原則。
盡管每個投資者的資金狀況和安排不一致,但仍有一些原則適合于所有人。首先,不要把所有的錢放進同一只基金;其次,如果你的錢很有限,那么不要過分分散投資,根據風險偏好的高與低,配置股票基金和貨幣基金就好;再次,投資不能影響生活和正常開支;最后,即便是長期投資也并非一成不變,也是需要一定的動態調整。至少每半年跟蹤一次自己組合的收益,并不是一件很辛苦的工作。
FOF能解決選基難的問題嗎?
一提到選基難的問題,其實記者首先想到了FOF。因為FOF推出的一大指向就是投資者選基難的痛點,將選擇基金的事情交給專業基金經理。
那么,FOF在解決選基難的問題時,能發揮怎樣的作用呢?
九泰基金王義發提到,FOF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專業地進行基金篩選和配置,更好地滿足投資者給定風險下的收益最大化需求。在挑選FOF時,FOF投資團隊的專業性程度、投資框架和策略的清晰明了性、產品相關費率以及產品風險收益屬性,對于投資者自身的匹配程度,均是需要考慮的。
南方基金夏瑩瑩則表示,FOF解決的不僅是選基難的問題。FOF在組合構建上注重從投資目標出發,通過戰略和戰術資產配置相結合的方法,在中長期實現投資目標。其次,FOF根據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擇優選取基金,構建投資組合。與普通個人投資者不同,機構投資者能夠通過實地調研的方式,對基金公司的治理、投研團隊實力,基金經理投資理念、投資方法和投資風格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將此與歷史業績分析相結合,對基金進行優選。通過對市場的深度認識,將不同風格的基金進行合理搭配,以便中長期實現投資目標。
講到這里,其實另一個問題也出現了。隨著FOF數量的不斷增多,投資者日后又要如何選擇FOF呢?
夏瑩瑩向記者提到,“未來FOF數量增多,投資者在選擇FOF時,除需要對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期限有充分認識外,也需要對基金公司整體實力、產品線、FOF組合的類型、資產配置方法、基金選擇方法、主要投資內部基金還是外部基金等有一定了解。盡量選擇與自身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產品。”
還可以試試定投指數基金
面對越來越多的基金產品,其實還有一個方法或許可以供投資者考慮——選擇幾只指數基金,堅持定投。
選擇指數型基金定投可以最大程度地解決投資“擇時”的問題、攤薄成本、降低風險、省時省力、人為干擾因素也少。在堅持長期投資的過程中,定投指數基金還是有明顯的優勢。尤其是對于時間精力有限的投資小白們,指數型基金定投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定投的理想標的要具備三個特點,高波動、靈敏度高、績優基金。而指數基金跟蹤指數,往往波動頻率高,對市場反應最為直接,有潛力的品種長期業績也突出。
那什么時候開始定投最好?永遠是現在。
聽說過定投曲線嗎?如果市場走出一波先下跌后回升的行情,就構成了微笑曲線。在這個過程中堅持定投,那么在市場低迷時就能以較低的成本獲取籌碼,等到市場回升,也就是收獲盈利的時候了。這也是定投的朋友們常說的,絕對的低點當然不是輕易就能抓到的,但在下跌時堅持定投,單位份額的成本不斷被攤薄,待到市場上行,總會獲得更高的收益。
但也要給大家提個醒,收獲微笑曲線的前提,一定是“堅持投入,等待回升”。下了定投的決心,就要有堅持到底的覺悟。定投也好,普通的基金投資也好,都是長期的理財工具,三年五年,在定投的時間期限中其實都不算長。而如果過分關注短期的凈值變化,反而會增加市場下跌時的恐慌感,甚至做出終止定投的錯誤決定,最終前功盡棄。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