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9 14:32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昝秀麗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他透露,證監會將常態化推進北交所市場高質量擴容,支持北交所發展企業債特色品種,完善指數體系,進一步完善北交所做市交易和融資融券業務,豐富市場對沖工具。...
證監會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部主任魯頌賓5月19日在“第五屆西城區企業上市主題交流活動”上表示,開市一年多來,北交所市場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他透露,證監會將常態化推進北交所市場高質量擴容,支持北交所發展企業債特色品種,完善指數體系,進一步完善北交所做市交易和融資融券業務,豐富市場對沖工具。
要點概覽:
北交所上市公司已近200家
合格投資者已達544萬戶
全國擬申報北交所的輔導備案企業近400家
常態化推進北交所市場高質量擴容
持續豐富北交所產品體系,支持北交所發展企業債等特色品種,完善指數體系
進一步完善北交所做市交易和融資融券業務,豐富市場對沖工具
研究明確面向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普惠金融執行標準
堅決查處內幕交易、操縱市場、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
研究制定全面系統方案,促進北交所高質量發展
魯頌賓指出,高質量建設北交所,是黨中央、國務院交給中國證監會的光榮使命,也是資本市場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的“關鍵一招”。
“我們也充分認識到,與社會各界的殷切期待相比,北交所市場規模總量偏小,距離成為成熟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說,在證監會黨委領導下,正抓緊匯聚調研過程中各方提出的意見建議,按照堅守定位、發揮特色、錯位發展的要求,緊緊圍繞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這個主題,研究制定全面系統的方案,促進北交所高質量發展,下一步,將積極推進北交所改革和發展工作。
一是加快高質量上市公司供給。按照質優、量適、步穩的要求,常態化推進北交所市場高質量擴容,夯實市場良性發展和流動性改善基礎,堅持市場化的發展方向,持續優化發行上市制度,著眼于降低企業上市成本和等待時間,既用好用足現有制度,優化輔導監管等要求,又研究吸引更多能夠支撐市場深度、體現市場優勢、具有品牌效應的企業到北交所上市的路徑,積極開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專項行動,促進公司治理能力、競爭能力、創新能力、抗風險能力、回報能力和信息披露質量持續提升。
二是穩步提升市場交易活躍程度。做好精準服務,繼續努力擴大投資者隊伍,提高投資者參與度,引導公募基金擴大北交所市場投資;持續豐富北交所產品體系,支持北交所發展企業債等特色品種,完善指數體系。進一步完善北交所做市交易和融資融券業務,豐富市場對沖工具,加強多層次市場互聯互通。
三是優化市場發展生態。持續優化發行承銷機制安排,完善發行定價制度,改進新股發行配售制度,提升市場化水平,研究明確面向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普惠金融執行標準,強化對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參與北交所市場的正向激勵,更好發揮中介機構作用。持續提升監管效能,完善市場風險監測預警和評估處置機制,堅決查處內幕交易、操縱市場、財務造假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推進北交所制度型對外開放,持續發揮好資本市場改革“試驗田”功能。
“當前北交所正處于高質量建設的關鍵時期,我們將堅守初心、穩中求進,持續鞏固市場向好趨勢,為包括‘專精特新’企業在內的廣大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做好服務。”魯頌賓表示,北交所市場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各方秉持耐心和信心,更需要大家共同支持、集思廣益,積極到北交所投資展業。
合格投資者已達544萬戶
魯頌賓表示,開市一年多來,北交所市場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具體體現在如下三方面:
穩步推進高質量擴容,北交所市場已初具規模。魯頌賓介紹,截至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已近200家,是開市時的兩倍多。2022年,北交所上市公司共實現凈利潤138.11億元,增長超10%、九成以上實現盈利。北交所上市公司已涵蓋國民經濟34個行業大類,企業主要集中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領域,切實體現了制造業強國、創新驅動發展等國家戰略發展方向。
著力健全市場功能,市場活力初步顯現。北交所自設立之日起就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契合了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需求。開市以來,累計股票公開融資超400億元,平均每家2億元,相當于用一家大型企業的融資支持了近200家中小型企業發展。與此同時,北交所先后上線北證50指數,推出融資融券和混合做市交易,豐富投資策略和風險管理方式。2022年,北交所日均換手率中位數為0.51%,流動性水平總體符合北交所市場實際。
此外,多方匯聚發展合力,市場向好發展勢頭增強。截至目前,北交所合格投資者已有544萬戶,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險資金等踴躍參與市場交易。全國擬申報北交所的輔導備案企業近400家,基本覆蓋所有省區市,市場影響力穩步提升。此外,北交所還以政府債為突破口,啟動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目前已累計發行超2.14萬億元,金融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在北交所帶動下,新三板市場功能和吸引力增強,2022年以來,新增掛牌公司近400家,同比增長超2倍,創新層公司近1700家,處于歷史最高水平,去年定向發行融資232億元,同比增長13%。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