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9 11:05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具體來看,2022年,平安信托凈利潤首次站上40億元大關,達到41.56億元,為行業中唯一凈利潤過40億元的信托公司;中信信托和建信信托凈利潤規模則分別達到30.12億元和24.73億...
2022年是資管新規正式實施的元年,也是信托業加速洗牌的一年。根據中糧信托相關數據,截至目前,全行業共有60家信托公司發布了2022年報。整體來看,行業信托資產規模延續企穩回升態勢,信托公司經營業績表現承壓,營業收入與盈利水平整體下行,行業分化與結構調整明顯。其中,超7成信托公司營業收入下降。僅23家信托公司凈利潤實現正增長,占比為38.33%。
按照母公司口徑,2022年,60家信托公司營收平均數為13.52億元,較2021年下降18.99%;60家信托公司凈利潤的平均數為5.67億元,較2021年下降23.2%,下降幅度略高于營業收入。
具體來看,2022年,平安信托凈利潤首次站上40億元大關,達到41.56億元,為行業中唯一凈利潤過40億元的信托公司;中信信托和建信信托凈利潤規模則分別達到30.12億元和24.73億元。但從同比增速來看,僅建信信托實現了營收凈利雙增。華潤信托去年實現凈利潤也在20億元以上,但華潤信托的營收凈利齊降,且凈利潤下滑超過30%。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除部分信托公司有亮眼的“成績單”外,還有多家已披露年報的信托公司2022年業績明顯承壓。比如,五礦信托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36.1億元,同比下降近22%;實現凈利潤17.76億元,同比下降近25%。大業信托、百瑞信托和財信信托2022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也雙雙下滑。
從已披露的信托公司年報來看,部分機構的不良資產率顯著提升。五礦信托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公司不良資產合計14.67億元,不良資產率也從3.11%增至5.38%。大業信托年報也顯示,截至2022年底,公司不良資產合計15.35億元,不良資產率從8.79%增至10.95%。
“信托公司業績分化明顯,跟信托公司戰略定位、股東背景及資源稟賦高度相關,有的信托公司歷史包袱較小,轉型比較順利;有的信托公司具有強大的股東資源,其他公司難以復制。預計短期內,這種趨勢還會持續。”用益信托資深研究員帥國讓認為,2022年作為資管新規正式實施的首年,在行業風險資產持續暴露下,不少信托公司加大了資產減值計提力度,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盈利水平。
此前,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2022年度中國信托業發展評析》稱,2022年行業層面凈利潤持續呈現負增長的原因,主要來自于信托業務收入的大幅下滑和投資收益的持續縮水。從固有業務收入來看,2022年四季度末的投資收益為79.27億元,同比下降73.52%,降幅明顯。投資收益方面,2022年四個季度的投資收益分別為43.42億元、77.23億元、40.68億元、-82.06億元。
有信托公司分析人士稱,2022年股市波動較大疊加年尾債市深度調整,導致信托公司公開市場證券投資收益和金融機構股權投資的分紅收益下降明顯;另一方面,近年來信托行業正步入創新轉型深水區,新舊動能轉換階段系統建設和團隊人員配置的成本費用明顯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稀釋了凈利潤水平。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2022年,行業信托資產規模延續了企穩回升的發展趨勢,實現了信托資產規模平均數、中位數的雙回升。60家信托公司2022年平均信托資產規模達到3383.15億元,較2021年增長4.05%;信托資產規模中位數為2076.31億元,較2021年增長5.11%。
“未來在新的信托業務分類指引下,信托資產的投資功能將得到進一步發揮,疊加全面注冊制加速落地等因素,標品信托、股權投資信托等業務將迎來新的發展空間。”上述信托公司分析人士表示。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