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2 15:53 | 來源:環球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首先值得關注的是同宇新材的產能利用信息,針對現有產品產能利用情況,公司在招股書披露:截至報告期末,發行人產能利用率已經接近飽和,現有的生產能力已經難以充分滿足下...
同宇新材料(廣東)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系電子樹脂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應用于覆銅板生產,產品最終主要應用于計算機、消費電子、汽車電子、通訊等領域,主要客戶包括建滔集團、生益科技、南亞新材等覆銅板生產企業,目前該公司正在申請上市。
首先值得關注的是同宇新材的產能利用信息,針對現有產品產能利用情況,公司在招股書披露:截至報告期末,發行人產能利用率已經接近飽和,現有的生產能力已經難以充分滿足下游市場需求;但是在招股說明書中,同宇新材并未詳細披露產能利用率數據。另據《審核問詢函的回復》第77頁披露,公司在2020年到2022年的產品總產量分別為1.48萬噸、2.67萬噸和3.7萬噸。
但與此同時,招股書第97頁披露的“主要產品產銷率”數據顯示,公司將生產的產品劃分為MDI改性環氧樹脂、高溴環氧樹脂、DOPO改性環氧樹脂、含磷酚醛樹脂固化劑、BPA型酚醛環氧樹脂等五大類,2022年總產量為3.62萬噸、與《審核問詢函的回復》披露的總產量相差并不大;但是針對2020年和2021年的產量披露合計分別為1.15萬噸和2.48萬噸,與《審核問詢函的回復》披露的總產量分別相差了3千噸和2千噸,特別是2020年差異幅度高達四分之一以上。
另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信息顯示,同宇新材在2023年2月獲得授權的專利“酚醛環氧樹脂溶劑回收處理系統和方法及其應用”的發明人中,前兩位順序發明人分別為粟盈龍、胡展東,兩人分別為是同宇新材的生產部總監、采購部總監,與研發工作并不直接相關;而研發部門的核心人員如研發部主管徐國正、研發部工程師李智超、技術推廣部經理陳仕威等,原本工作內容與技術研發直接相關的人員,無一作為專利的發明人。
截止申報上市前,同宇新材的直接持股股東中,僅有胡展東一人并非位列于公司董監高名單中,直接持股比例為2%。招股書披露在2021年7月,原控股股東乾潤泰將所持股份以0對價轉讓予張馳、蘇世國、章星、鄧凱華、胡展東等人;與此同時,招股書還披露早在2015年同宇新材剛成立時,“張馳與蘇世國、章星、鄧凱華、席奎東作為環氧樹脂領域的專業人士擬共同成立公司從事環氧樹脂等化學品的生產及經營,紀仲林作為張馳的朋友看好公司定位與發展擬對公司進行投資。”也即在上述以0對價獲得乾潤泰轉讓股份的股東中,除了胡展東之外,其余4人原本就是同宇新材的創始團隊成員,至于胡展東也能夠獲得0對價股份的原因,同宇新材并未接受記者采訪。
不僅如此公開資料還顯示,同宇新材原控股股東乾潤泰,是在2017年3月新增投資人胡展東的,也即胡展東是在2017年3月才與乾潤泰和同宇新材存在了投資關系。而公開資料顯示,胡展東還于2020年9月創辦了“蘇州蘇迪杰創科技有限公司”、后于2023年1月注銷,這家公司的主營業務范圍包括“合成材料銷售、化工產品銷售”,注冊地址為“蘇州市姑蘇區城北東路1088號銀都廣場4 幢302 室”。
這一地址目前仍是同宇新材承租用來辦公的地址之一,也恰是原控股股東乾潤泰在2020年6月至10月期間的注冊地址。而且從時間線來看,在同宇新材原控股股東乾潤泰離開前述注冊地址的時候,胡展東在此注冊成立了“蘇州蘇迪杰創科技有限公司”,并在這家公司即將注銷之前,繼續由同宇新材承租此處辦公地點。
在招股書中,同宇新材并未提及是否與“蘇州蘇迪杰創科技有限公司”存在關聯關系,而對于作為同宇新材采購部總監的胡展東,是否是受命創辦“蘇州蘇迪杰創科技有限公司”,同宇新材同樣未接受采訪。
此外招股書還披露,同宇新材的產品產量在2022年出現了大幅增長,從2021年的2.67萬噸增加到2022年的3.7萬噸,同比增幅將近40%。但與此同時,同宇新材2022年的耗電量為735.08萬千瓦時,相比2021年的655.48萬千瓦時僅增加了12%左右,燃氣耗用量同比也僅增長了15%左右,遠遠低于同年化工產品產量的增幅。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