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0 09:03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李炳瑤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注意到,好達電子有三成收入和應收賬款余額來自關聯公司,對關聯公司的依賴較為嚴重,其獨立經營能力令人生疑。此外,該公司還存在短期流動性風險,超1/5的...
《電鰻財經》文 / 李炳瑤
2021年12月10日,無錫市好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好達電子)科創板IPO已提交注冊,后因財務數據更新,該公司于2022年9月30日中止了上市進程。截至目前,該公司沒有更新上市資料。
《電鰻財經》注意到,好達電子有三成收入和應收賬款余額來自關聯公司,對關聯公司的依賴較為嚴重,其獨立經營能力令人生疑。此外,該公司還存在短期流動性風險,超1/5的募集資金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該公司與村田制作的專利侵權官司仍存在眾多不確定性。
獨立經營能力遭質疑
招股書顯示,好達電子主要從事聲表面波射頻芯片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是兼具芯片設計技術、制造及封測工藝、標準化量產出貨能力的國內廠商。該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濾波器、雙工器和諧振器,廣泛應用于手機、通信基站、物聯網等射頻通訊相關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好達電子來自關聯交易的收入占比較高,從2018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好達電子來自關聯交易收入分別為161.37萬元、4719.4萬元、9888.66萬元和7437.87萬元,占分別同期總營業收入的0.98%、22.86%、29.75%和25.39%,關聯交易占比總體呈上升趨勢。
作為最大關聯交易方,小米通過小米基金于2018年9月入股好達電子,目前持有好達電子5.3%的股份。此外,華勤分別通過摩勤智能、寬聯投資于2018年9月、2018年12月入股好達電子,目前持有好達電子7.68%的股份;中興通過中和春生于2018年3月入股好達電子,目前持有好達電子2.02%的股份;華為通過哈勃投資于2020年1月入股好達電子,目前持有好達電子5.3%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和2021年1-6月份,小米和華勤都是進入了好達電子的前五大客戶行列。由此可見,2020年,好達電子有將近三成收入來自關聯交易,2021年上半年超過兩成五的收入來自關聯交易。
此外,報告期各期,好達電子對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分別為7,378.89萬元、11,149.30萬元、19,355.28萬元和13,499.97萬元,占好達電子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4.64%、54.01%、58.22%和46.09%,存在一定的客戶集中度風險。
與此同時,報告期各期末,好達電子的應收賬款分別為4,109.8萬元、5,591.3萬元和10,478.39 萬元,占流動資產的比重分別為33.32%、30.52%和36.71%,呈逐年上升趨勢。
小米和華勤位居好達電子應收賬款客戶第一位和第三位,好達電子有近三成的應收賬款余額來自上述兩家關聯公司。
好達電子有三成流動資產是以應收賬款的形式存在,這也意味著好達電子有大量資金被客戶或者關聯方占用,一旦客戶或者關聯方出現資金緊張或還款不及時,壞賬風險就大幅增加。
經營存在短期流動性風險
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好達電子報告期內應收賬款的增速明顯高于營收增速,導致其應收賬款周轉情況明顯變差,應收賬款周轉率由2018年的4次降至2020年的3.8次。
報告期內,好達電子的應收賬款周轉次數分別為4次、3.91次、3.8次和2.38次,同期同行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周轉率5.46次、3.8次、4.41次和2.42次,好達電子的應收賬款周轉率明顯低于同行可比上市公司。
此外,報告期內,好達電子的流動比率分別為1.82次、1.05次、0.82次和0.65次,同期同行公司流動比率的平均值分別為3.78次、3.87次、3.18次和5.12次。
報告期內,好達電子的速動比率分別為1.33次、0.86次、0.64次和0.44次,同期同行公司的速動比率的平均值分別為2.74次、3.03次、2.36次和4.17次。
報告期內,好達電子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0.6%、43.19%、40.5%和52.75%,同期同行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平均值31.85%、30.62%、35.7%和29.03%,好達電子的資產負債率總體高于同行公司平均值。
綜合上述信息得出,好達電子的短期流動性風險要高于同行公司,未來經營存在一定風險。
此次IPO,好達電子計劃募集資金9.6億元,其中2億元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占比超過總募資的1/5。但值得注意的是,好達電子在2018年和2020年分別分紅1150.99萬元和1417.18萬元,合計2568.17萬元。
與村田制作的專利侵權官司存不確定性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好達電子擁有境內外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好達電子主要掌握聲表面波射頻芯片精確仿真技術等4項自主研發的主要核心技術,但截至招股書披露日,好達電子卻因專利侵權被國際龍頭廠商株式會社村田制作所(以下簡稱村田制作)提起訴訟,且尚未開庭宣判。
2021年1月、2021年9月,村田制作對好達電子共提起五起訴訟,聲稱好達電子共五種型號濾波器產品對其造成侵權行為,請求法院判令好達電子停止侵權行為并合計賠償130萬元,且保留其根據后續在訴訟中獲得的證據以及好達電子侵權延續造成的損失而向好達電子主張侵權賠償金的權利。
雖然專利侵權訴訟仍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對好達電子日常經營產生的影響也有待訴訟結果的落地,但對正在沖刺科創板的好達電子而言,此次專利侵權訴訟事件的最大影響在于向市場徹底揭開了好達電子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的軟肋,以及由此引發的對好達電子是否真正具備科創屬性的質疑。
對此,好達電子表示,公司已制定技術替代方案,并將逐步減少涉嫌侵權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出于謹慎性考慮,未來公司將不再導入涉訴產品進入客戶新機型的合格原材料目錄。同時,好達電子也進行了風險提示,若未來公司在上述訴訟中敗訴,且不排除后續村田就其他專利向公司提起新的訴訟請求的可能性。此外,考慮到或有敗訴的可能性,好達電子對賠償金額和業績影響做了測算,但公司向交易所申請了豁免披露,訴訟對公司未來業績持續性影響仍需拭目以待。
核心技術官司纏身,經營存在短期流動性風險,業績對關聯交易較為依賴,好達電子未來面臨著眾多挑戰。
對于上述問題,《電鰻財經》向好達電子發去了求證函,截至發稿前未收到該公司的回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