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3 10:32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能量存儲與轉換裝置的基礎單元,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也高。因此,不少整車廠商開始布局上游市場動力電池。...
新能源汽車行業迅猛發展,帶動上游動力電池領域繁榮,掀起行業新秀上市潮。近日,上交所官網顯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蜂巢能源”)科創板IPO獲受理。蜂巢能源擬發行25%股份,募資150億元,其中近九成募資將投入動力電池生產項目。
蜂巢能源獨立發展4年以來,先后完成7輪融資,估值一躍達到600億元,成為動力電池獨角獸。風光背后,蜂巢能源持續虧損依靠資本輸血,超過一半營收來自關聯方長城汽車(31.400, 0.44, 1.42%)。
脫胎于長城汽車,3年半虧損31億元
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能量存儲與轉換裝置的基礎單元,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也高。因此,不少整車廠商開始布局上游市場動力電池。
2012年,長城汽車組建電池項目組,4年后將其升級為動力電池事業部,2018年2月直接剝離出來單獨設立了電池公司蜂巢能源。按照蜂巢能源此次擬發行25%股份募資150億元的計劃,其已在4年內成長為估值600億元的明星企業。
蜂巢能源主要提供電芯、模組、電池包及儲能產品。2019年、2020年、2021年及今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分別實現營收9.3億元、17.4億元、44.7億元及37.4億元。電池包貢獻的營收最多,其次是模組,二者上半年收入占比分別為60%和20%。
公司仍處于虧損期。報告期內,蜂巢能源凈虧損分別為3.3億元、7億元、11.5億元及9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虧損分別為3.5億元、7.8億元、13億元和10.2億元。
虧損主因是公司成本高企,拖累了毛利率。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8.6%、2.1%、3.7%及6.9%。蜂巢能源稱,毛利率下滑是由于自產電芯產品開始批量投產,投產初期未形成規模效應,單位投入成本較高。隨著電芯產品生產規模逐漸擴大,單位成本降低導致毛利率好轉。
但對比可比上市公司,蜂巢能源毛利率水平差距較大。報告期內,行業平均值分別為28.1%、22.4%、11%和13.4%。處于產能爬坡階段的蜂巢能源在巨頭身后奮力追趕,調增了部分產品售價。
公司持續虧損,依賴外部輸血。招股書顯示,蜂巢能源先后完成7次增資及兩次股權轉讓,集結了先進制造基金等國家隊以及碧桂園創投、三一重工(16.640, 0.02, 0.12%)、小鵬汽車、小米基金等投資機構等83家股東,融資總額超過200億元。
關聯銷售占比超一半,擬130億元投資彌補產能短板
蜂巢能源背靠長城汽車迅速起量,但也患上了訂單依賴癥,關聯銷售占比較高,客戶集中程度較高。報告期各期,蜂巢能源向長城汽車出售商品、提供勞務的營業占比分別高達99%、96%、83%及53%。盡管公司開拓了吉利汽車、零跑汽車、東風汽車(6.170, 0.06, 0.98%)、嵐圖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等其他車企客戶資源,但來自長城汽車的收入占比依然超過一半。
從市場格局來看,動力電池集中度較高,競爭激烈。全國前十動力電池企業裝機量占市場份額92%,龍頭寧德時代(407.100, -7.25, -1.75%)占據半壁江山,位列第二的比亞迪(272.220, 2.34, 0.87%)市占率為16%。而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統計,2021年蜂巢能源裝車量3.22GWh,占比僅有2.1%,在國內市場排名第六。還有競爭者不斷進入這個市場。
目前蜂巢能源正忙著上馬動力電池項目,彌補產能短板。蜂巢能源稱,公司現有產能瓶頸較為明顯,尚不滿足現有客戶對鋰離子動力電池的需要。2022年上半年蜂巢能源自有電芯/模組生產線產能6987MWh,約合7GWh。即便規模小,產能也難言飽和。2020年、2021年及20221年前6個月,公司自有電芯/模組生產線產能利用率分別為28%、63%和61%。相較而言,寧德時代上半年電池系統產能為154GWh,產能利用率達到81%。
蜂巢能源曾于2021年提出2025年達到600GWH產能,當下距離目標相去甚遠。按照規劃,公司本次上市募集150億元,其中的130億元將用于擴充產能。常州、湖州和遂寧的電池生產項目將分別承載47.41GWh、30.24GWh及29GWh,三地產能合計為106.65 GWh。
前輩們早已拋出轟轟烈烈的擴產計劃,預示著行業將迎來更激烈的爭奪戰,同時拉響產能過剩警報。2025年寧德時代目標規劃產能839GWh,比亞迪、中創新航、國軒高科(32.070, -0.15, -0.47%)、億緯鋰能(89.060, -1.19, -1.32%)分別為600GWh、500GWh、300GWh和200GWh。
與巨頭競爭,蜂巢能源的產品并沒有明顯的價格優勢。2019年至2021年,蜂巢能源產品銷售均價為1.2元/Wh、0.9元/Wh及0.8元/Wh。對應報告期內,寧德時代產品平均售價分別為1.1元/Wh、0.9元/Wh和0.9元/Wh,中創新航分別為0.9元/Wh、0.6元/Wh和0.7元/Wh。
中國網科技記者就產能擴建及競爭策略等問題致電致函蜂巢能源,截至發稿前未獲回復。
動力電池熱浪席卷,蜂巢能源迅速叩響資本市場大門。未來與實力雄厚的霸主們同臺競技時,蜂巢能源需要拿出更多的競爭優勢探索“關系戶”之外的市場。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