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5 09:10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楊力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電鰻財經》注意到,此時減持博瑞醫藥的股票并非最佳時機,過去四個月該公司的股價下降超過60%,從每股65元下降至每股22元附近。該公司的股價的下降與其業績增長放緩或許...
《電鰻財經》文 / 楊力
在股價下挫六成后,博瑞醫藥(688166.SH)的大股東計劃減持820萬股。與前幾年相比,該公司在今年前三季度業績增長出現了明顯放緩,盡管其銷售費用在大幅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博瑞醫藥維持著巨額研發投入。
增長放緩 股價大降
11月15日,博瑞醫藥發布公告,該公司的大股東鐘偉芳計劃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3個交易日后的3個月內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該公司股份,減持數量合計不超過該公司總股本的2%,即不超過820萬股。
截至該公告披露日,鐘偉芳持有博瑞醫藥股票3919萬股,占該公司總股本的9.56%;上述股份來源于該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持有的股份,且已于2022年11月8日上市流通。
《電鰻財經》注意到,此時減持博瑞醫藥的股票并非最佳時機,過去四個月該公司的股價下降超過60%,從每股65元下降至每股22元附近。該公司的股價的下降與其業績增長放緩或許有一定關系。
今年前三季度博瑞醫藥實現營業收入7.7億元,同比增長了3.19%,同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98億元和1.8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11.73%和4.71%。盡管博瑞醫藥的業績在增長,但與其前幾年的業績情況下降,增長出現了明顯的放緩。
從2018年至2021年,博瑞醫藥實現營業收入0.72億元、1.02億元、1.57億元和2.24億元,同期增速分別為65.25%、42.05%、53.86%和42.71%。
銷售費用大增
博瑞醫藥于2019年11月登陸A股市場,并在年報披露公司是一家參與國際競爭的創新型制藥企業,業務包括首仿、難仿、特色原料藥、復雜制劑和原創性新藥。
2021年,該公司有13.3%的收入來自原料藥-抗病毒類,38.6%的收入來自原料藥-抗真菌類,2%的收入來自原料藥-免疫抑制類,29.7%的收入來自原料藥-其他類產品,4.8%的收入來自制劑類,6.5%的收入來自技術轉讓或服務,5.2%的收入來自產品權益分成收入。
對于業績增長的放緩,博瑞醫藥在其半年報中表示,受限于疫情環境與防疫政策,以及全國各地的物流政策,2022年上半年該公司部分原材料、生產耗材、設備儀器、維保配件的供應受到了一定影響,短時間無法及時到貨;同時其日常生產和物流貨運也受到了一定影響,對海外及國內客戶的產品發貨,一定時間內無法確保穩定交付。
事實上,受疫情影響,我國醫藥制造業確實在放緩。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我國醫藥制造業營業收入累計值14007.80億元,同比增長-0.6%,醫藥制造業利潤總額累計值2209.50億元,同比增長-27.6%。
在業績增長放緩的同時,博瑞醫藥的銷售費用卻在大幅增長。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的銷售費用為6027萬元,同比增長168%。今年上半年博瑞醫藥的銷售費用為3869.28萬元,銷售費用率達9.2%,遠超同行水平。《電鰻財經》注意到,同期同行公司凱萊英、九洲藥業、博騰股份、藥石科技和美諾華的銷售費用率僅為1.01%、1.32%、2.43%、2.72%和1.67%。
博瑞醫藥曾在財務報告中解釋,銷售費用的大幅增長主要是因為國內和國際市場拓展和制劑產品商業化推進、銷售業務增加所致。
然而,博瑞醫藥的銷售費用的大幅增長并未帶來公司業績的提升。財務數據顯示,2021年、2022年上半年,博瑞醫藥分別取得營業收入10.52億元、5億元,同比增長34%、4.43%。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44億元、1.12億元,同比增長43.6%、4.8%。由此可見,博瑞醫藥的營業收入、凈利潤的增速均遠低于銷售費用的增速。
不過,值得注意的“亮點”是,今年前三季度,博瑞醫藥的研發費用為1.39億元,同比增長了15.8%。2020年和2021年,該公司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1.41億元和1.73億元,同期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7.93%和16.47%。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