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4 09:20 | 來源:中證網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募基金上半年業績分化明顯。觀察發現,不少主動權益基金產品上半年經歷凈值大幅回撤之后快速反彈。
公募基金上半年業績分化明顯。觀察發現,不少主動權益基金產品上半年經歷凈值大幅回撤之后快速反彈。大起大落之中,公募主動權益基金的申贖情況如何?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了解到,公募基金整體的申贖情況平穩,較少存在投資者大進大出的情況。
業績與規模
公募基金半程業績出爐,成績的分化一目了然。Wind數據顯示,共有34只主動權益類基金(A、C份額分開計算)上半年凈值漲逾20%,但同樣,有不少主動權益基金在今年跌宕起伏的市場行情中,黯然折戟。不過,拉長時間來看,主動權益類基金整體業績表現亮眼。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808只基金(A、C份額分開計算)近三年凈值增長率超過100%,90只基金近三年凈值增長率超過200%。以近五年業績來看,有677只基金凈值增長率超過100%,76只基金凈值增長率超過200%。
在市場的波動中,還有一類主動權益基金的業績表現,正處于關鍵的“臨界點”。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凈值漲幅在0-2%的區域內聚集了大量的主動權益基金,這類基金在市場波動中,勉強實現了正收益。這類基金產品會不會遭遇“回本詛咒”,即基金回本后,遭遇投資者贖回?
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了解到,這類“回本”基金的整體申贖情況穩定。例如,某主動權益類基金今年以來的收益率在1.3%左右。該基金的基金經理表示,雖然上半年業績波動較大,但是資金的大進大出并不明顯。“究其原因,一方面,投資者建立了低位布局、長期持有的投資理念;另一方面,市場出現急漲急跌,投資者做決策的窗口期較短。”該基金經理表示。
公開數據也能印證這樣的情況。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過基金參與增發的數據統計發現,在市場波動中,投資者顯示出較好的定力。以一只醫療保健股票型基金為例,一季報數據顯示,一季度該基金的份額小幅增長;二季度,對照最新規模數據(7月1日數據)和一季度末數據發現,在基金凈值基本收復一季度末位置的情況下,這只超過百億元規模的基金產品二季度的規模變化在1億元以內,由此推算,基金份額在二季度的變化也較小。
方向與機會
站在2022年投資的半程時點,基金機構怎么看待后續的市場機會?
中歐基金認為,在市場情緒主導的本輪反彈過程中,投資者持倉、資金結構和題材表現對于股價表現的影響力更強,這與以往基本面主導的市場反彈存在較大差別。后期市場短期可能將出現反彈驅動力的切換,從情緒和資金結構回轉至基本面。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婧表示,本輪反彈仍將維持一段時間,整體行情會呈現出更為均衡的結構特征,更偏向實體經濟修復主線,例如消費、醫藥、基建地產鏈等在前期反彈中明顯落后、但景氣度有明顯改善的板塊。在成長板塊中,后續行情結構將略微均衡,新能源、汽車等板塊交易熱度過高,資金階段性可能轉向相對落后的半導體和軍工行業。此外,養殖板塊三季度也有望存在階段性機會。
匯豐晉信基金基金經理范坤祥重點提示了消費行業的機會。范坤祥表示,航空和酒旅板塊具有典型的“困境反轉”特征,即便中長期行業增速不快,但它們周期性修復的力度很強。隨著疫情好轉,這一類機會值得挖掘。免稅行業的中長期成長性更強而周期修復的屬性偏弱,免稅牌照的稀缺性決定了我國免稅市場高度集中,其中的投資機會也值得關注。機場和景區短期雖然受影響較大,但是它們的資源屬性突出,其獨特的地理條件構筑了排他性的娛樂和購物場景,疫情后仍有望構建其長期商業價值。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