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8 07:34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米萊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財報顯示,2004年7月上市的科華生物是一家立足于精準醫療領域,擁有完整醫療診斷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的中國體外診斷公司。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的全部收入來自生物制品業...
《電鰻快報》文 / 米萊
新冠疫情引發的需求推動了科華生物(002022.SZ)2020年全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業績實現了大增,這也是外資退出格力地產“接盤”后該公司實現的較大業績突破。疫情趨于穩定,科華生物的業績增長能否繼續?
業績連續大增
4月7日,科華生物發布2020年度業績快報公告,2020年1-12月實現營業總收入為42.0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74.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2.56%。
公告顯示,科華生物總資產為60.18億元,比本報告期初增長62.44%;基本每股收益為1.3117元,上年同期為0.3947元。
科華生物在公告中表示,2020年度,公司始終圍繞發展戰略目標,專注主營業務,聚焦優勢領域,堅定有序開展各項工作,堅持技術創新,進一步豐富公司產品線,深化分子診斷業務的戰略布局,提升產品服務品質。
2020年年初,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國內醫院的常規門急診就診人數明顯下降,該公司傳統生化免疫業務收入下降。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各地復工復產的推進,該公司傳統生化免疫業務逐步恢復。同時,科華生物積極把握因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激增的分子診斷業務市場需求,充分發揮在分子診斷領域的技術積淀和產品優勢,進一步提升分子臨床產品在終端市場的銷售增長。報告期內,該公司分子診斷業務中自產核酸提取儀器和試劑、核酸擴增儀器和試劑的銷售收入均實現大幅度增長。
在發布2020年業績快報的同時,科華生物還發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第一季度盈利3.0億元-3.6億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00%-620%。
對于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大增的原因,科華生物表示,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態勢逐步緩解,公司常規生化診斷、免疫診斷產品業務逐步恢復。同時,國民經濟生活復工復產對疫情防控需要,新冠檢測相關產品仍存在較大的市場需求,公司分子診斷相關業務仍保持較好的增長態勢。綜上,公司本報告期經營業績較去年同期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外資入股未能提振業績
財報顯示,2004年7月上市的科華生物是一家立足于精準醫療領域,擁有完整醫療診斷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的中國體外診斷公司。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的全部收入來自生物制品業。按產品劃分,該公司有59.45%的收入來自自產產品,39.68%的收入來自代理產品,0.88%的收入來自其他業務。此外,該公司有81.52%的收入來自境內銷售,18.48%的收入來自境外銷售。
盡管2020年科華生物實現了業績大幅增長,但事實上近年來該公司業績表現并不好看。從2015年至2019年,該公司的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1.83億元、2.16億元、2.06億元、1.76億元和1.84億元,同期增速分別為-33.57%、17.56%、-4.48%、-14.53%和4.47%。
2020年5月10日,科華生物第一大股東LAL公司以協議轉讓方式,將其持有的公司18.63%股份轉讓給格力地產的全資子公司珠海保聯,股份轉讓價17.26億元。這也意味著LAL在戰略入股科華生物6年后,套現17.26億元離場。
自2014年入股科華生物以來,LAL公司并沒有讓科華生物的業績實現突破。當時科華生物通過股權轉讓及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引入境外戰略投資者,LAL公司成為其第一大股東,科華生物也變更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科華生物當時表示,通過本次非公開發行引入境外戰略投資者可以改善公司股權結構,加強公司經營管理能力,提升公司的綜合競爭力,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
然而,引入外資后一年,2015年科華生物的營收與凈利潤不升反降,2015年凈利潤、營收增幅分別為-27.86%、-5.10%。雖然近5年該公司的營收總體呈現平穩上漲趨勢,但這些年凈利潤增幅僅2016年和2019年為正,其余年份的增幅均為負。增收不增利的同時也顯示出其業績増長乏力,由此可見,外資戰略入股并沒有為科華生物帶來可觀的業績增長。
新冠檢測助長業績能否持續?
2020年的新冠疫情給科華生物帶來了增長機會。公開資料顯示,科華生物已于2020年3月取得新型冠狀病毒核酸PCR法、新型冠狀病毒IgM抗體檢測ELISA法、新型冠狀病毒IgG抗體檢測ELISA法、新型冠狀病毒IgM/IgG抗體檢測金標法四種相關產品的CE認證和歐盟市場自由銷售證書。
該公司的參股的分子診斷企業奧然生物研發成功全自動全封閉熒光 PCR一體機,被上海市應急征用緊急投入疫情防控。該公司新冠檢測產品還進入意大利官方采購渠道,意大利子公司TGS 已和意大利坎帕尼亞地區政府部門簽約了新型冠狀病毒抗體膠體金法檢測試劑供貨協議。
當時市場普遍認為,格力地產“接盤”科華生物是準備布局尖端醫療領域,進一步完善大健康產業鏈。科華生物的體外診斷(IVD)技術或將成為格力地產進軍醫藥健康尖端領域的突破口。
體外診斷是醫療器械第一大細分領域,預計2024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796億美元。當前,全球體外診斷需求市場主要分布在北美、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國家,占70%以上的份額,需求相對穩定,其中美國是全球體外診斷創新中心和最大的需求市場。
我國體外診斷行業正處于其行業周期中的快速成長期,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化、人口老齡化、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政策的支持以及體外診斷技術的進步等,推動著行業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共有體外診斷企業1000余家,由于體外診斷產品的特殊性,2017年國內企業體外診斷業務銷售收入過億的企業有40余家。
此外,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在我國占據市場超過5%份額的5家海外巨頭組成了體外診斷行業的第一梯隊,共占據國內市場36.8%的市場份額。其產品性能好、檢測精密度高,占據了國內三級醫院等高端市場的主流地位。同時,國內優質的體外診斷公司如邁瑞、科華生物、達安基因、新產業等組成了第二梯隊,雖然在經營規模和產品種類方面稍遜于海外巨頭,但隨著我國體外診斷行業的快速增長,國內體外診斷龍頭也在飛速成長當中。
新冠疫情帶來的需求讓科華生物業績大增,再加上格力地產似乎決心進一步布局醫藥健康產業。那么,在格力地產的帶領下,科華生物的業績在未來能繼續突破?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