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6 08:21 | 來源:大眾證券報 | 作者:未知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科創板構建了一系列創新制度,“試驗田”不斷壯大,如第一家同股不同權企業優刻得、第一家帶期權上市企業滬硅產業、第一家以港元為面值的紅籌企業華潤微電子、第一家尚未實...
????????隨著2020年年末臨近,科創板運行成績單即將揭曉。截至25日下午四點三十分,科創板受理隊伍達到512家,已上市企業達211家。其中今年有141家科創板公司上市,累計募資金額2179.21億元。《大眾證券報》記者梳理出了科創板今年運行的四大最具代表性數據,一窺科創板全貌。
????????一、309家企業受理
????????注冊制下的科創板審核保持高強度、快節奏。科創板在制度設計中明確了審核周期,全面推行問詢式、公開化、電子化、分行業的審核方式,增強審核過程和結果的可預期性。
????????截至25日下午四點三十分,根據上交所數據統計,今年科創板累計受理309家企業的上市申請,累計受理512家公司,其中最新審核狀態為已問詢的有98家、上市委會議通過的有64家、提交注冊的有27家、注冊生效的有224家、不予注冊的有1家、終止的有59家、終止注冊的有5家、暫緩審議的有3家、中止(財報更新)的有4家、中止(其他事項)的有1家。
????????此外,科創板構建了一系列創新制度,“試驗田”不斷壯大,如第一家同股不同權企業優刻得、第一家帶期權上市企業滬硅產業、第一家以港元為面值的紅籌企業華潤微電子、第一家尚未實現盈利的澤璟制藥等均在今年上市。
????????二、3.35萬億元總市值
????????按25日收盤價計算,目前已掛牌211家科創板公司最新市值達到3.35萬億元,占A股總市值比例的4.07%。目前,科創板市值排名第一的公司為中芯國際,總市值達到1960.59億元。緊隨其后的是金山辦公和傳音控股,總市值分別為1714.14億元和1103.92億元。
????????目前,科創板總市值超千億元的僅有上述3家公司,而總市值超百億元的公司已經達到了84家。這其中低于千億元市值而超500億元市值的公司分別為瀾起科技、奇安信、華潤微、滬硅產業、中微公司、華熙生物、石頭科技、康希諾、寒武紀、君實生物、中國通號、九號公司以及天合光能。
????????這些高市值公司集中在半導體和計算機應用兩大行業,這也意味著科創板在助推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從二級市場的股價來看,今年年初截至25日,股價漲幅超過100%的共計有15家公司。其中,碩世生物以242.80%的年度漲幅暫列科創板年漲幅第一;此外,傳音控股、滬硅產業、睿創微納、美迪西等緊隨其后。
????????三、10.13%研發占比
????????科創板的定位清晰,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科創板上市公司的科創屬性也十分突出。
????????根據Wind數據統計,以三季報數據為準,科創板研發支出合計為196.77億元,而從研發支出總額占營業收入比例(整體法)來看,科創板為10.13%,顯著高于中小板的3.01%和創業板的4.91%。
????????研發驅動背景下,科創板公司成長性突出。仍以三季報數據為準,科創板歸母凈利合計同比增長率高達59.75%,而中小板和創業板則分別為14.68%和21.47%。
????????特別是在今年受疫情影響的背景下,科創板第一季度歸母凈利合計同比增長率為19.33%,而同期中小板和創業板歸母凈利合計同比增長率則為-16.59和-25.54%。隨著國內抗“疫”效果的顯現,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科創板歸母凈利合計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8.29%和89.01%,第三季度依舊跑贏中小板和創業板。
????????四、16份問詢函
????????盡管在注冊制背景下,科創板公司已經經歷層層“拷問”,但管理層對于科創板的持續監管并未放松。
????????根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以來交易所共計向科創板公司發出16份問詢函,涉及福光股份、廣大特材、海爾生物、航天宏圖、華潤微、華熙生物、華興源創、嘉元科技、君實生物、開普云、南新制藥、容百科技、優刻得、中微公司等14家公司。其中,廣大特材和中微公司分別收到兩次問詢函。
????????此外,監管層對于違規行為亦做出了處罰。其中,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向利揚芯片、福昕軟件出具了警示函;博瑞醫藥、睿創微納、東方生物亦被證監會出具警示函;上交所則對睿創微納、東方生物提出公開批評。
????????同時,亦有睿創微納、利揚芯片、福昕軟件、億華通、博瑞醫藥、東方生物的高管被出具警示函或被公開批評。
????????科創板推動了半導體、生物醫藥等領域一批優質企業上市,但是這些企業上市只是給科創板這塊“試驗田”播下了種子,而持續監管要通過不斷地培育、引導,讓優秀的種子長快長好,成為中國科技領域的一棵棵參天大樹。記者 劉揚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