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11:58 | 來源:資本邦 | 作者:未知 | [電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多家媒體報道美團關于此事的回應,稱會員和非會員配送費有差異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但資本邦注意到,截至發稿,美團官方平臺上并無正式聲明。...
12月18日,資本邦獲悉,近日,一篇名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被瘋狂轉載,引發熱議。文中指出美團存在利用大數據殺熟現象,講述作者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后,發現常點的一家店鋪,其配送費由平時的2元變為了6元。文章中稱,本以為開通外賣會員會省錢,但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都比非會員高1-5元。
昨日晚間,多家媒體報道美團關于此事的回應,稱會員和非會員配送費有差異是定位緩存偏差導致,但資本邦注意到,截至發稿,美團官方平臺上并無正式聲明。
今年以來美團外賣的風波不斷,年初有收取高額傭金使多家商戶苦不堪言,后又有“困在系統里的外賣騎手”,而加上現在的大數據殺熟現象,美團外賣的日子并不好過。
與此同時,美團大數據殺熟事件發生的同時,又恰好是國家出手整治互聯網平臺反壟斷的節骨眼上。
那么在這次互聯網反壟斷浪潮中,被曝出大數據殺熟的美團將會有什么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劉典認為,大數據殺熟是11月份公布的《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所明確規定的“差別待遇”行為,被曝出大數據殺熟事件,可能會對美團的市場估值等帶來一定業務層面上的影響。
頭圖來源:123RF
轉載聲明:本文為資本邦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否則為侵權。
風險提示:資本邦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關鍵詞: 美團外賣 反壟斷 大數據殺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