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3 10:08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朱文彬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科創板50大部分股票均處在成長前期,科創板很多公司仍處在從0到1的過程中,其增長速度和增長穩定比較好。
在開市一年多之后,科創板迎來了指數化投資的歷史一刻。11月16日,首批4只科創50ETF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上市,備受市場關注。
“科創板ETF打通了個人投資分享科創板紅利的通道。”易方達科創板50ETF基金經理成曦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創板50ETF通過指數投資的形式,能夠給個人投資者提供分散化、降低風險、性價比高的參與科創板投資的有效工具,這是科創板50ETF與其他指數產品的不同所在。
三大關鍵詞進行科創投資
自創立伊始,科創板就肩負著引領經濟發展向創新驅動轉型的使命,定位于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以及國家重大需求,吸引了一批優質的科創型公司。
就長期而言,科創板50大部分股票均處在成長前期,科創板很多公司仍處在從0到1的過程中,其增長速度和增長穩定比較好。
但是,科創板投資短期面臨著高估值的問題,這是投資者普遍關心的問題。對此,成曦認為,科創板公司存在PE或PB高的情況,在某種程度上是以利潤為核心的評價體系去考量的。而對于科創公司來說,利潤并不是最重要的指標,最重要的還是要看賽道和核心競爭力。
“由于輕資產、重人力、重技術等架構,科創公司的定價模型不再是聚焦于利潤這個單一變量。”成曦進一步說,不同產業、不同周期、不同階段,定價所使用的估值指標和估值邏輯都不一樣。當然,從長期來看,利潤和業績持續性仍是核心要素,是股價收益率的關鍵所在。
在此背景下,如何確立科創主題的選股思路呢?成曦認為,需要牢牢把握“賽道、稀缺、焦點”三要素,選擇賽道有充裕成長空間、具備稀缺性、市場關注度高的優質標的。
第一是好的賽道。好賽道的特點是需求增長很迅速,競爭格局開始有所分化,在百家爭鳴中龍頭公司脫穎而出,并開始對市場有規范效應和示范效應。
第二是稀缺性。有了好賽道,還必須在技術上、模式上具有稀缺性,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稀缺性就是在競爭中擁有“護城河”,從而可以享受估值溢價。
第三是焦點。所謂焦點,就是財務改善、政策支持、資金聚焦的行業和公司,它們能夠持續吸引投資者關注,從而獲取外界資源的能力會變強。越是成為焦點,就越能獲得更多資源,實現更低成本。
“歸根結底,還是需要專業的知識儲備。”陳曦說,從當前看,從市值角度篩選對科創板公司,是一個簡單有效的選股方法。而使用ETF工具參與市場,則可以等待邏輯落地。
精細化管理應對未來挑戰
隨著科創50ETF的到來,科創板迎來了確定性的增量資金注入,活力將進一步增強。在指數方面深耕細作的基金公司,則有望占得先機。
科創板創設才一年多時間,上市企業數量相對較少,交易量也相對較小,規模波動也相對劇烈,個股日漲跌幅限制擴大至20%,以及快速退市等,這無疑要給科創板50ETF產品的管理帶來一定的挑戰。
“挑戰是肯定有的,但這些問題我們在設計產品之初就考慮到了。”成曦告訴記者,易方達將通過各種精細化管理,對每只股票交易模式進行分析,無論調倉交易、補券交易,還是再平衡交易,盡量做到平滑,把成本分散到交易當中,從而不至于對市場產生過大沖擊成本,這是考驗投資能力的重要因素。
成曦進一步介紹稱,一方面,易方達在指數化產品的操作方面,全部采用了系統化、標準化、流程化流程。易方達早在2012年開始便研制了指數投資管理平臺,目前,該平臺運作8年有余,中間又進行了多次更新換代,已經形成了一個較為穩定的系統,為基金經理的日常管理節省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投入。
另一方面,易方達也將會緊跟市場節奏,用成熟的運作經驗來盡量降低調倉成本和沖擊成本。截至11月13日,也是首批4只基金上市前的最后一個交易日,自成立以來,易方達科創板50ETF累計凈值為1.0083元,位居首位,這也從側面體現了管理團隊的市場認識能力。
針對科創板50指數成分股中可能出現“黑天鵝”的異常情況,成曦說,從理論上來說,還是要嚴格跟蹤指數,而如果成分股中出現嚴重的負面情況,甚至有可能導致退市風險時,管理團隊將在了解了基本面情況之后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特別操作,從而減低風險。
“精細化更多是方式手段,為投資者提供穩定的、風險收益暴露明確的產品才是我們的首要目標。”成曦說。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