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3 20:26 | 來源:電鰻快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樣本股需滿足滬港通或深港通標的資格、發行主體注冊地或運營總部在粵港澳大灣區。
????
繼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之后,近期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促進細則和相關討論加快落地,廣東省出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實施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的文化使命”國際論壇又在澳門舉辦。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指數系列的核心旗艦指數,灣創100指數對大灣區市場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可作為投資大灣區的理想投資標的。近日,全市場首只滬港深跨境ETF、首只跟蹤灣創100指數的ETF——工銀瑞信粵港澳大灣區創新100ETF正式獲批,為投資者提供一鍵分享大灣區發展紅利的優質工具。
灣創100指數是由深圳證券交易所全資子公司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與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下屬單位賽迪研究院聯合研發,指數根據對灣區上市公司創新能力的評價結果,綜合考察上市公司的市值規模、行業代表性、行業覆蓋面等因素,從滬、港、深三地精選出100家創新能力突出、走在中國經濟前沿的優質企業作為指數樣本股。樣本股需滿足滬港通或深港通標的資格、發行主體注冊地或運營總部在粵港澳大灣區。
綜合證券機構研究報告,相較于其他指數,灣創100指數具有創新能力突出、盈利能力出色、超額收益顯著、估值水平合理、交易活躍等五大投資優勢。
第一,側重創新能力,信息技術行業占比高。灣創100指數最顯著的特征是重點增加了創新能力的選股條件,成份股票中信息技術產業的權重顯著高于其他指數,更加契合粵港澳大灣區創新發展的主題,也因此具備了更良好的投資前景和價值。長江證券研究顯示,截至6月底,按照中信一級行業分類,灣創100成份股分布在22個行業中,權重最大的五大行業依次是計算機、非銀行金融、銀行、電子元器件和家電,并集合港口、機場等重要樞紐行業,其中計算機和非銀行金融的權重分別高達26.44%和18.45%。
第二,盈利能力出色,業績成長穩定。中信建投證券研究顯示,截至2018年底,灣創100指數成份股ROE主要集中在5%-25%區間內,成份股平均ROE為15.14%,呈現出較好的盈利能力;71%的成份股維持凈利潤同比正增長,凈利同比增速高于20%的成份股數量約占42%,業績成長性較為穩定。
第三,指數長期績效穩定,超額收益顯著。根據Wind及長江證券研究所數據,2017年6月30日至2019年6月28日,灣創100指數累積收益率達到18.21%,同期滬深300指數、上證50指數累積收益率分別為4.33%、14.93%,灣創100指數均顯著跑贏兩只主流寬基指數。
附表:灣創100指數與部分核心指數累計收益率(2017年6月30日-2019年6月28日)
附表
第四,估值水平合理,股息率較高,長期配置價值突出。中信建投證券研究顯示,截至6月28日,灣創100指數PE(TTM)值為20.21,其成份股PE(TTM)主要集中在0-40倍范圍內,PE(TTM)值在 40倍以下的成份股數量占比達 80%。其估值水平在同類型指數中處于較低水平,估值水平相對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灣創100指數與其他核心指數估值與成長性比較來看,灣創100指數位于價值-成長趨勢線的上方,說明相對于所蘊含的成長性灣創100指數的估值水平相對仍屬較低,具有較高的隱含估值水平。
此外,截至6月28日,灣創100指數近1年的股息率為 1.38%,其表現與同期的中證500、中小板指相當,在同類型指數中處于較高水平。
第五,市場容量大,交易活躍,流動性媲美寬基指數。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數據顯示,截至6月28日,灣創100指數過去一年的日均成交額為522.35 億元。在這100只成份股中,雖然日均成交額10 億以上的成份股數量占比9%,但權重占比達 57.56%;而日均成交額在1億元以下的股票數量雖然高達33只,但權重占比僅為7.37%。
另據長江證券研究結果,自灣創100指數4月9日發布至6月28日,其流動性指標為2.09,與滬深300較為接近,流動性優于上證50指數、恒生大型股指數、恒生小型股指數以及灣區綜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