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3 00:56 | 來源:面包財經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開信息顯示,萬聯證券于近期發布了招股書申報稿,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如果成功進行IPO,公司或將成為廣州第二家上市券商。根據申報稿,萬聯證券本次發行均為新股,公司股東不公開發售其持有股份,本次發行股...
公開信息顯示,萬聯證券于近期發布了招股書申報稿,擬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如果成功進行IPO,公司或將成為廣州第二家上市券商。
根據申報稿,萬聯證券本次發行均為新股,公司股東不公開發售其持有股份,本次發行股數不超過約19.85億股,即不超過公司發行后總股份的25%。
目前,萬聯證券的最終發行規模、發行價格以及預計募集資金總額等具體事項還未進行公布。以下為公司招股書申報稿中所披露的核心數據(截至2018年末),如下圖:
控股股東:廣州金控
2001年8月,經證監會批準萬聯證券的前身萬聯經紀開業,2002年11月,公司正式更名“萬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017年,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截止目前,萬聯證券經過4次增資,注冊資本59.54億元。
申報稿顯示,截止本次發行前,萬聯證券的實際控制人為廣州市國資委,廣州金控為公司控股股東。廣州金控直接持有萬聯證券約29.24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49.10%。此外,還通過廣永國資間接持有萬聯證券16.01億股股份,持股比例為26.89%,兩者合計持股比例為75.99%。
交易量萎縮引致利潤下滑
近三年,萬聯證券的業績情況并不樂觀。截止2018年末,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09億元,雖然結束了連續兩年的下降趨勢,但同比上年僅微升0.72%。實現歸母凈利潤2.54億元,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57億元,降幅為18.25%,歸母凈利潤仍然處于下滑狀態。
申報稿顯示:萬聯證券營收及利潤主要來自證券經紀業務、信用業務和證券投資與交易業務,截止2018年末,以上三項業務在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30.70%、21.43%和27.02%。
截止2018年底,公司共有73家具備從事經紀業務資質的分支機構,其中廣東省27家,省外地區46 家,共覆蓋全國24個省市地區。2016-2018年,公司滬深兩市證券賬戶開戶數持續增長,加權平均增長率達15.6%,截止2018年末,萬聯證券證券經紀客戶總數為140.15萬戶,較上年增加15.72萬戶,托管客戶資產共1234.29億元。
雖然開戶數持續增長,但萬聯證券的交易量卻連年萎縮。尤其是2018年,公司代理買賣交易額為8504.3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3.1%。交易量的萎縮也是公司利潤下滑的原因之一。
證券經紀業務: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減少近3成
萬聯證券的證券經紀業務主要包括代理買賣證券業務以及代銷金融產品等業務。截止2018年末,證券經紀業務實現收入34.06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1.9億元,降幅為25.89%。營收占比也下降至30.7%。近三年公司的經紀業務收入持續下滑。
申報稿顯示,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手續費凈收入不僅是證券經紀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而公司經紀業務會受到市場交易量、交易傭金率的影響。2016-2018年,萬聯證券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逐年下降,其傭金率也在同步降低,這也導致公司經紀業務利潤率出現明顯下滑。
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末,萬聯證券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為2.54億元,較上年末下降27.43%,凈傭金費率僅有0.2985‰,證券經紀業務營業利潤率較上年同期下降15.63個百分點至12.39%。
信用業務:強平次數增加,融資融券貢獻主要增長
申報稿顯示,目前萬聯證券的信用業務主要有:融資融券、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以及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截止2018年底,公司信用業務實現收入2.38億元,較上年下降4.03%,占總營收的21.43%。
從具體業務來看,萬聯證券自2013年開始從事融資融券業務以來,該業務已成為公司重要的盈利增長點。截止2018年末,合并口徑下融資融券業務的利息收入為2.77億元,較上年增長1.47%。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的的開戶數下降較快,截至2018年年末開戶數為804戶,較上年同期減少1493戶。此外,強制平倉次數則逐年上升,截至2018年末,公司共強制平倉37次,其中有7筆融資融券業務強制平倉后出現了資不抵債的情形,未償還負債總額約7626.67萬元,已全額計提壞賬損失。
除此之外,2018年兩大交易所和證券業協會發布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的相關規定后,2018年底公司該項業務的業務規??s小至9.4億元,較上年末下降54.96%。從而使得股權質押回購利息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18.13%,為9227.06萬元。與此同時,2018全年股票質押業務強制平倉次數突增至39次。
證券投資與交易業務:營收及占比上升
萬聯證券的證券投資與交易業務主要包括權益類證券投資業務、固定收益投資業務、衍生品投資業務、新三板做市業務以及另類投資業務。其營業收入主要為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整體來看,證券投資與交易業務的營業收入不斷上升,但利潤率較上年相比降幅明顯。截止2018年底,公司該項業務收入約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7.97%,占總營收的27.02%。營業利潤率為66.28%,較上年同期下降16.39個百分點。
其中,公司權益類和固收類投資的日均投資規模均有大幅上升,但截止2018年末,公司權益類投資虧損2534.07萬元,而固收類投資的收益為3.47億元。此外,萬聯證券目前正在做市股票數量為70只,投入金額占總體業務投入最大的行業分別為生物醫藥、信息技術、文化傳媒和機械裝備。
凈資本增長依靠次級債,流動性覆蓋率下降
目前,監管機構建立以凈資本和流動性為核心的風險控制指標體系,加強了對證券公司的風險監管。凈資本規模的大小將直接影響公司的業務規模,截止2018年底,萬聯證券的凈資本為95.89億元,較上年增加6.22億元,增幅為6.94%。
雖然,近三年萬聯證券的凈資本連續出現增長,但2018年5月,公司非公開發行了期限為3年,總規模為5億元的次級債,用于補充凈資本及營運資金。如果不考慮此次次級債,截止2018年末公司凈資本較上年末并無太大變化。
根據《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除凈資本以外還有四個較為重要的監管指標,分別為風險覆蓋率、資本杠桿率、流動性覆蓋率和凈穩定資金率。根據申報稿顯示,雖然以上四項指標均滿足監管要求,但其中資本杠桿率和流動性覆蓋率出現了明顯下滑。
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末,萬聯證券風險覆蓋率為356.19%,較上年同期增加72.55個百分點;凈穩定資金率為207.44%,較上年同期增加32.09個百分點。而資本杠桿率較上年同期下降8.26個百分點,為33.96%,流動性覆蓋率下降334.83個百分點為251.02%。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公司評級。申報稿顯示,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要求,我國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對境內證券公司實行分類監管。境內證券公司分為A(AAA、AA、A)、B(BBB、BB、B)、C(CCC、CC、C)、D、E 等五大類11 個級別。報告期內,公司的分類評級結果均為B類BBB級。
此外,申報稿顯示,2019年5月17日,萬聯證券2018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關于審議公司2018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的議案》,同意公司以2018年12月31日股本為基數,按各股東股本比例進行現金分紅共計1億元。(JW)
本文作者:面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