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9 11:12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華錄百納(4750,-004,-084%)割肉求生:含淚撲滅“藍火”,全年巨虧超20億幾成定局
來源:斑馬消費
長痛不如短痛。
近日,華錄百納對外出售旗下最重要的兩家孫公司。兩項資產出售,將造成12-18億元的投資虧損。
除此之外,2018年10月份計提的資產減值,對公司利潤總額的影響額為7.05億元。
再加上公司業務虧損的數億元,2018年華錄百納的虧損額或為22億元-28億元左右。
被掏空的喀什藍火
12月14日,華錄百納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廣東藍火出售喀什藍火100%股權和北京藍火100%股權,作價410萬元,受讓方還將代標的公司向上市公司及其關聯公司支付1.13億元債務。
12月17日,華錄百納發布出售資產的補充公告:預計喀什藍火、北京藍火的股權出售,會讓上市公司形成12-18億元的投資虧損。
廣東藍火曾是中國頭部制作公司之一,主營電視欄目、電影、電視劇等文化作品的投資、制作、發行以及品牌內容整合營銷服務,作品包括綜藝節目《最美和聲》《女神的新衣》以及電影《爸爸去哪兒》《爸爸的假期》等。
2014年,華錄百納以發行股份+現金的方式收購廣東藍火100%股權,作價25億元,廣東藍火的子公司喀什藍火和上海藍火也并入上市公司。2015年,廣東藍火注冊子公司北京藍火。
在2014年報中,華錄百納披露了廣東藍火、喀什藍火、上海藍火的詳細業績數據,喀什藍火的凈利潤為廣東藍火、上海藍火的幾十、幾百倍,因此,喀什藍火乃是廣東藍火的核心業務平臺。
近幾年,喀什藍火一直是上市公司業績的頂梁柱:2014年-2016年,喀什藍火凈利潤分別為2.23億元、2.47億元、2.73億元。
2015年、2016年,喀什藍火的凈利潤占上市公司凈利潤的比率分別為92.51%、72.22%。
業績承諾期過后的2017年,喀什藍火的業績開始惡化,凈利潤暴降至1.50億元,經營性現金流為-5292.26萬元。
2018年1-10月,喀什藍火營業收入僅4264.39萬元,同比下降90%以上,凈利潤-4.76億元。截止到2018年10月底,喀什藍火凈資產僅357.29萬元,較2017年底下降99.60%。
到底是誰掏空了喀什藍火?
25億收購,410萬賣出絕大部分資產——對于華錄百納來說,這筆“虧本買賣”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如不剝離,喀什藍火和北京藍火帶來的不僅有預期中的巨額虧損,還會造成巨額商譽減值。2014年公司收購廣東藍火,形成商譽超20億元。如今喀什藍火巨虧,商譽減值猶如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頭頂。
所以,逐步甩掉喀什藍火等不良資產,乃是長痛不如短痛。
畢竟,原藍色火焰實際控制人胡剛、李慧珍去意已決。
9月8日,胡剛辭去上市公司董事、副董事長、董事戰略委員會委員等職務。這些職務的任期本該到2019年11月13日結束。
胡剛、李慧珍均位列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2016年,胡剛、李慧珍合計減持1633.72萬股,套現兩個多億;2018年,胡、李加快了減持進度,經過4輪減持,合計減持2222.30萬股,套現過億。
至少22億虧損在路上
華錄百納(300291.SZ)創立于2002年,2011年以影視及經紀業務上市,隨后通過并購拓展為影視、綜藝、體育、營銷四大業務板塊。
有那么幾年,在A股影視制作公司中,公司能排進前三,與華誼兄弟(4.910, -0.02, -0.41%)(300027.SZ)、華策影視(8.770, -0.06, -0.68%)(300133.SZ)相提并論。
然,華錄百納即將迎來自己的至暗時刻。
除了出售喀什藍火、北京藍火預計形成的12-18億投資虧損,2018年10月,華錄百納一次性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共計7.05億元,對公司利潤總額的影響金額為7.05億元。
2018年前三季度,華錄百納業績垮塌:營業收入4.25億元,同比下降71.03%,凈利潤-3.46億元,同比下降394.94%。
這些因素疊加,將導致華錄百納2018年虧損或為22億元-28億元左右。
幾個億的營業收入,虧損額超20億元,這一虧損額或將創造影視行業的虧損記錄。
而對于新入主華錄百納的美的少東家何劍鋒來說,將公司親手推進谷底,或是為了從頭來過。
上市公司原實控人華錄集團,因國企身份,風格保守;廣東藍火原實控人胡剛、李慧珍的錢已落袋為安;操刀華錄百納割肉自救的,正是何劍鋒領銜的盈峰投資。
另外,華錄百納近期也在根據行業風向和自身經營重點來調整策略。12月10日,公司發布公告變更部分募集資金用途,減少對體育賽事的投入,加大綜藝節目特別是電視劇的投入。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