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2018年結束還有17天,網貸合規檢查大限也僅剩17天。能否順利通過合規檢查以及完成后續的備案工作,對各大網貸平臺來說都是重中之重。
但現實很骨感。按照網貸行業現有“1+3”(一個辦法三個指引)制度框架設計,網貸平臺合規經營必須具備三項資質:ICP經營許可證、國家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認證、銀行存管+白名單。
記者根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的統計數據發現,目前上述“三證齊全”的網貸平臺為110余家,而截至11月底,業內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為1181家。也就是說,僅“三證”便將約90%的營業平臺排除在合規門外。
約30%的平臺
尚未對接銀行存管
今年8月份,全國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的《關于開展P2P網絡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在2018年12月底前完成包括機構自查、行業協會自律檢查和地方整治辦的行政核查在內的合規檢查。根據網貸行業的監管政策以及合規檢查清單的要求,ICP經營許可證、等保三級認證,以及銀行存管+白名單這三證齊全是網貸平臺未來備案的必要要求。
為保證資金不被挪用、降低網貸平臺卷款跑路風險,合規檢查清單明確要求P2P平臺資金需要上線銀行存管,相關銀行要通過測評。今年9月份,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披露了首批通過網貸存管系統測評的25家銀行機構,自此之后,截至目前累計9次共發布42家通過測評的銀行名單。
據融360的數據,這42家銀行共計上線828家網貸平臺的存管業務。
不過,據融360網貸評級組監測數據顯示,目前共有948家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上線銀行存管,上述42家銀行總計上線828家平臺,意味著仍有120家平臺接入的存管銀行未通過測評。而根據當前正常在營平臺數量1181家計算,仍有近30%的平臺未上線符合要求的銀行存管。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的銀行通過測評,預計上線符合要求的銀行存管的平臺數量會逐步增多。不過,相比銀行存管,另“兩證”才是網貸合規更難跨過的門檻。
僅180家平臺
獲等保三級認證
2016年8月份,銀監會、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門聯合發布的《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網貸平臺合規經營,必須辦理、持有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ICP)。
ICP許可證(《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也稱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是網站經營的許可證。根據國家《互聯網管理辦法》規定,經營性網站必須辦理ICP證。
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提供給記者的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正常運營的1000多家網貸平臺中,僅有302家平臺擁有ICP經營許可證。
而獲得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三級(等保三級)認證的網貸平臺相比獲得ICP經營許可證的平臺更少。按照《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規定,網貸機構“應當按照國家網絡安全相關規定和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的要求,開展信息系統等級備案和等級測試。”等保三級認證屬于“監管級別”,是國家對非銀行機構的最高級認證,成為網貸平臺在信息、網絡、系統等安全方面的重要資質認證。數據顯示,目前獲得等保三級認證的網貸平臺僅180多家。
三證齊全平臺
僅有110余家
目前,在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中,三證齊全的網貸平臺僅110家,僅占全行業的10%左右。從前述數據可以看到,當前完成存管白名單銀行存管的平臺相對較多,而獲得ICP許可證尤其是等保三級認證的網貸平臺則遠不及完成存管的平臺數量。
融360分析師呂佳琦就此對記者表示,ICP經營許可證主要考察運營主體為用戶提供長期服務和質量保障的措施,包括后續資金保障,技術力量保障,商業經營保障等。而針對網貸平臺的ICP證已經停止發放,因此比較難獲得。
另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等保三級認證測評內容分別涵蓋5個等級保護安全技術要求和5個安全管理要求,包含信息保護、安全審計、通信保密等近300項要求,共涉及測評分類73類,要求十分嚴格,這也是目前網貸行業獲得該證書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距離年底合規檢查收尾僅剩半個月的時間,如果網貸平臺無法“三證”齊全是否意味著無法通過現場檢查,以及會影響后續的備案工作?
“目前監管層并沒有明確消息指出通過合規檢查就能獲得備案,但未來能夠獲得備案的平臺肯定會從通過合規檢查的平臺中產生”,呂佳琦認為,在合規檢查階段,監管層有可能提高政策門檻或引導一些不合規的小平臺退出。平臺無法“三證”齊全并不意味著就無法通過備案,平臺可以再通過備案后一定時間內補齊三證。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