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兩個月的運營,商業車險自主定價改革導致的市場變化進一步顯現出來。
從單月數據來看,9月份,廣西、青海和陜西這3個改革的試點地區財險保費收入不降反增,而10月份情況則出現了一些變化。截至昨日,三地保監局皆已發布10月份的保費收入情況,環比來看,三地保費均出現較大降幅。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商業車險自主定價改革的深入,車險保費下降應該是大趨勢,若改革進一步推進,對險企車險的贏利能力將帶來更大考驗,險企需要“精耕細作”,同時開拓更加廣泛的業務領域。
廣西財險保費降幅最大
截至昨日,廣西、青海和陜西這3個車險自主定價改革試點地區的保監局皆已發布當地10月份的保費收入數據。
整體來看,從9月1日啟動商業車險自主定價改革以來,3個地區的車險保費走勢大致相同,9月份的保費收入環比呈現“不降反增”之勢,而10月份的保費環比皆出現較為明顯的降幅。綜合3個地區的保費收入數據,10月份保費收入集體環比下降了21.04%。
具體來看,10月份廣西的財險保費環比下降了28%。10月份,該地區財險公司共取得保費收入約17.2億元,9月份,該地區財險公司總保費收入約為24.12億元,環比上漲了33.6%;8月份,該地區財險公司總保費收入約為18.06億元,環比上漲了5.04%。廣西地區也是3個試點地區10月份財險保費降幅最大的地區。
10月份,陜西的財險保費環比下降了15%。10月份,該省財險公司共取得保費收入約18.3億元,環比下降了14.94%。9月份該省財險公司取得保費收入約21.46億元,環比增長了6.57%;8月份,該省財險公司取得保費收入約20.14億元,環比增長了5.64%。
青海地區10月份的財險保費收入環比下降了6.09%,是降幅相對較小的地區。10月份,該地財險公司共取得保費收入約3.15億元,9月份財險公司總保費收入約為3.36億元,環比增長了13.72%;8月份,該地財險公司總保費收入約為2.96億元,環比增長了13.20%。
通過數據對比不難發現,車險自主定價改革首月(9月份),3個地區的財險保費收入增速皆高于8月份,而10月份,上述地區的財險保費收入皆出現明顯下降。
車險保費下降或是大勢所趨
對上述3個地區9月份的財險保費不降反增的現象,《證券日報》記者曾于10月25日進行了報道。業界人士認為,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從9月份起商業車險自主定價新政陸續實施,新產品上線也有一個過程,因此,9月份的車險保費并非全部來自于費改之后的新產品,而具有混合屬性,改革對保費規模的影響將逐步體現。
而對于車險自主定價徹底實施之后的車險保費走勢,分析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道,改革之后,車均保費普遍較改革前下降了20%左右,盡管改革后商業車險投保率明顯上升,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額更加充足,但綜合幾方面因素來看,車險保費下降的趨勢更加明顯,經過一段時間的消化吸收,市場會逐漸過渡到平穩期。
“車險的保費增長的內生因素為車險收費價格,外生因素主要為機動車市場的增加。商車費改增加了保險公司的靈活性,客觀上降低了保險的價格,減少保費收入。車險費改和機動車數量雙因素共振,預計我國未來車險保費增速將放緩,結構將調整。”華泰證券(17.130, 0.15, 0.88%)近日發布研報表示。
據了解,截至目前,試點地區的車險市場整體平穩,險企間的差異化經營策略逐漸顯現,有的采取低價格、低費用策略,有的采取高價格、高費用策略,市場整體費用率較為平穩。
上述分析人士認為,下一步隨著車險自主定價改革的深入實施,甚至進一步鋪開,車險業務對險企的定價能力、服務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盈利能力面臨更大考驗,財險公司須在車險這一傳統業務上更加“精耕細作”,同時,開拓其他非車業務,平衡各險種業務結構。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