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百慕大總理David Burt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宣布將房產登記系統轉移到區塊鏈上,希望通過新技術來提升房產契約信息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官方頒發首個ICO許可證 百慕大會是下一個數字貨幣中心嗎?
且從今年3月開始,百慕大正式開啟了數字貨幣立法進程。3月,百慕大總理David Burt向眾議院提交了一份擬議的初始幣發行立法草案概要。
擬議的法案要求初始幣發行發行人在開始運營前需獲得財政部的同意,并遵守《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法案》的單行條例,收集、驗證和保留客戶身份信息。百慕大這次通過新立法管理初始幣發行時,主要通過修改《1981年公司法》和《2016年有限責任公司法》,來使其適用于初始幣發行的監管。
僅一個月之后,百慕大金融管理局(BMA)就再行動, 在其官網上發布了一份長達150頁的、名為《虛擬貨幣商業法案》(Virtual Currency Business Act)的草案文件。這項草案的目的是建立一個完善的數字貨幣監管框架,以鼓勵和促進百慕大新興數字貨幣行業的發展。
百慕大國家安全部長Wayne CainesCaines稱擬議的這份法規為“百慕大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立法”。
除了為數字貨幣行業建立起完整的法律框架,百慕大還為數字貨幣企業獲得銀行服務鋪平了道路。今年7月,百慕大宣布修改其銀行業法律,建立一個面向區塊鏈和金融科技公司的銀行類別,以為當地的金融科技和區塊鏈組織提供服務。
在全球的一些主流國家還在為數字貨幣監管問題猶豫不決的時候,百慕大以高調和主動的姿態,為數字貨幣行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
"政策友好的小國成為數字貨幣溫床"
百慕大對數字貨幣的重視和其頂層發展策略息息相關,這也吸引了很多開展相關業務的初創公司來到這里。政策層面的友好也吸引了幣安這樣的行業頭部企業。
今年4月底,幣安與百慕大的總理簽署諒解備忘錄(MOU),雙方計劃于未來幾個月內在百慕大設立一個全新的全球合規中心。幣安慈善基金會將投入1000萬美元用于與該技術相關的教育項目,另外500萬美元將投資于區塊鏈初創公司。
這也是在全球監管差異較大的情況下,一些數字貨幣行業巨頭紛紛采取的戰略。
事實上,除了百慕大,一些情況類似的小國也試圖通過發展數字貨幣產業來推動本國GDP的增長,并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今年7月,馬耳他議會也通過了三項法案,為數字貨幣和區塊鏈行業提供了監管框架。
數字貨幣行業作為技術密集型的新興產業,在目前尚處于發展早期,雖然在發展進程中還伴隨著較大的風險,但也可能帶來高收益。這些小國往往因為“船小好掉頭”,對金融科技持更加開放的態度。且在吸引初創公司大量涌入的同時,也反過來推動了當地更加完善和高效的監管環境的建立,并對這些活動在法律上給予保護和修正。
在初始幣發行市場遇冷,STO還尚未全面獲批展開的當下,馬耳他、百慕大這樣的政策友好小國仍是數字貨幣和初始幣發行的溫床。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