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2 09:53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張崇建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光明乳業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張崇建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光明乳業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朱航明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光明乳業第六屆董事會董事、總經理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委員、董事會提名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張崇建、朱航明的辭職未導致光明乳業董事會成員人數低于法定最低人數,按照公司《章程》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上述辭職事項自辭職報告送達董事會之日起生效。
根據公司《章程》規定,經光明乳業董事會半數以上董事推舉,董事桑樹德在選舉新任董事長之前代為履行董事長職務。
光明乳業方面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將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規定的程序盡快完成董事、董事長的選舉工作。
光明食品集團(注:光明乳業母公司)新聞發言人潘建軍表示,光明食品集團黨委已經決定濮韶華任光明乳業黨委書記、并推薦為光明乳業的董事長人選。
“至于光明乳業的總裁人選,目前還沒有明確,由現任光明乳業黨委委員、副總裁羅海主持行政工作”。
然而,消息一出,便在資本市場上“炸開了鍋”!
“雖然董事長、總經理辭職都是因為工作原因,但是,作為光明乳業兩位核心高管,同時辭職,還是讓人大跌眼鏡,”一位乳企人士告訴《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谷君,光明乳業雖然業績增幅不錯,但是,主力產品在伊利、蒙牛雙重擠壓之下,已經呈現萎縮勢頭。
對于光明乳業董事長和總經理雙雙離任是否與其業績下滑有關,潘建軍表示,上述兩人的離任與光明乳業的業績表現無關。
“張崇建和朱航明集團另有任命,將出任光明食品下屬子公司的監事會主席”。
但是,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卻在消息公布之后,直接點評:“都是業績熱的禍”!
數據顯示,2017年,光明乳業旗下液態奶、其他乳制品、牧業產品和其他四大業務,分別創造營業收入約為137億、52億、24億和2億元,同比變化各為-3.74%、47.25%、22.63%和24.29%,作為“頂梁柱”的液態奶創造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了。
實際上,光明乳業在中國常溫酸奶行業作了開創性貢獻,莫斯利安更是被稱為常溫酸奶的鼻祖,曾風光無限好,堪稱光明乳業的明星產品。
數據顯示,2012年,這款產品銷售額16億元,約占光明乳業全年營收的8.5%,2013年,該產品銷售額達到32.3億元,約占全年營收的20%,2014年,莫斯利安常溫酸奶實現銷售收入59.6億元,約占全年營收的34%。
然而,在伊利推出安慕希、蒙牛上市純甄、君樂寶跟進開啡爾之后,莫斯利安的增長空間便受到了很大的積壓。
據光明乳業發布的2015年年度報告,莫斯利安銷售額不增反減,由2014年的60多億下降到58.74億,在此之后,光明乳業就不在年度報告中提及莫斯利安的銷售數據了。
“安慕希2017年前十個月銷售就突破100億元,已經躋身常溫酸奶一哥,并且,2018年依然保持著三位數增長態勢,” 上述乳企人士告訴《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谷君,在安慕希和純甄的“前后夾擊”之下,莫斯利安已經淪為“配角”了。
在此之前,莫斯利安能夠創造銷售奇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常溫酸奶市場仍處于開拓初期,競爭對手幾乎沒有。
與旺仔牛奶、承德露露(8.550, -0.05, -0.58%)、六個核桃和營養快線一樣,莫斯利安早期也是憑借差異化競爭,在細分領域市場成功掘金。
不同的則是,截至目前,旺仔牛奶、承德露露、六個核桃和營養快線依然沒有具有匹配實力的競爭對手;
然而,伊利、蒙牛的研發和銷售團隊都很快意識到了常溫酸奶的前景,并迅速就推出了自己的產品,即安慕希和純甄。
“以安慕希為例,其誕生就帶著光環,直接在奔跑吧兄弟、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等熱門綜藝節目上亮相,并且,很快就在全國各個終端渠道上鋪貨,所以銷售勢頭非常迅猛,” 上述乳企人士告訴《財經嘯侃》特約、獨家撰稿人五谷君,伊利、蒙牛的經營體制更為靈活,銷售團隊和營銷團隊也非常市場化,而且,渠道遍布全國各地,所以在產品運作上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這是光明乳業無法比擬的。
值得關注的是,光明乳業方面也表示,2018年,將繼續深化公司內部改革,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和活力,優化組織體系和管理體系,提升經營效率;
以國資國企改革政策為指導,探索激勵機制新方法,提升對管理層的激勵和約束,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
不過,內部人士直言,光明乳業之所以仍是“行業小三”,與伊利、蒙牛差距甚遠,就在于經營體制較為僵化,這不是換個董事長和總經理就能改變的。
同時,光明乳業2018年全年經營計劃為,爭取實現營業總收入230億(較2017年實際完成額增長6.1%),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6.45億(較2017年實際完成額增長4.5%)。
截至目前,光明乳業尚未發布2018年半年度報告,因此,外界無法得知其業績情況,但內部人士透露,光明乳業面臨的業績壓力較大,主要還是依靠海外業務“撐場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