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辦理購房貸款時,突然發現自己曾被人冒名申請貸款并逾期未還,致使他無辜背上不良征信記錄,貸款遭拒買房受阻。記者今日獲悉,西城法院判決銀行協助撤銷張先生的不良貸款記錄,并向其書面賠禮道歉。
去年4月,家住河北的張先生為了買房向銀行申請辦理貸款。在開戶過程中,他驚訝自己竟然進了銀行個人征信系統的黑名單。原因是有人以他的名義于2015年在北京一家銀行開戶,并在網上貸款5988元,且逾期還款。
因為有不良貸款記錄,張先生不能辦理購房貸款,買房計劃也因此擱淺。他左思右想,2015年,他正在北京讀大學,恰好身份證丟失過,應該是被人拿去冒名辦了貸款。張先生認為,銀行在開戶及辦理貸款時沒有盡到審查義務,讓他人冒名開戶并辦理貸款,造成他的不良記錄,將銀行告上法院。
在法庭上,銀行方面辯稱,這筆貸款是大學生綜合消費貸款,該貸款需要申請人在申請貸款時,提供姓名、身份證號、所屬高校以及相關的學生信息等才能申請。如果不是張先生本人貸款,那他對個人信息保管不善造成泄露,也有過錯。
經筆跡鑒定,開卡憑證材料上的三處簽名確實都不是張先生親筆。在雙方都認可了鑒定意見后,法院曾多次聯系銀行進行調解,要求其盡快協助辦理撤銷張先生不良征信記錄申請手續,但截至法院宣判前,銀行仍沒有辦理相關手續。
法院認為,涉案銀行卡是由他人冒用張先生姓名申請開戶,而銀行在開戶時未按照相關規定完全盡到合理的審查義務。他人冒用張先生姓名的故意行為與銀行未經審查義務的過失行為共同導致張先生被他人冒用姓名辦理銀行卡的事實發生,因此,根據現有證據可以認定銀行因過失侵害了張先生的姓名權。
綜合考慮張先生姓名被他人冒用辦卡過程中銀行存在一定過失,不良征信記錄產生后確會對其辦理銀行貸款等日常經濟活動造成不利影響,在雙方明確認可張先生不是實際欠款人后,銀行長時間未能及時辦理撤銷不良征信記錄申請手續等因素,張先生要求銀行賠禮道歉的主張具有合理性。
法院最終判決銀行協助撤銷張先生在中國人民銀行征信系統中的這筆貸款不良記錄,并就其因過失侵害張先生姓名權一事向他書面賠禮道歉。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