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一博 薛晨)舍得酒業上周末發布公告顯示,對旗下以低端酒生產為主的遂寧分公司實施停產。事實上,從舍得酒業2017年年報中顯示的信息來看,一方面企業呈現出剝離低端酒業務的趨勢;另一方面,營收及利潤雙增長的同時,中高端酒的產銷量與低端酒一樣出現了下降。對此,業內人士指出,消費升級大背景下,舍得酒業向中高端靠攏的主要手段就是大量放棄低端品牌的同時,拉高次高端產品價格,而這樣的方式一旦遇到價格天花板,或將面臨業績下滑的風險。
根據公告,此次舍得酒業關停遂寧分公司的原因,除廠區周邊已不再適合釀酒生產,不利于企業實行集中規范管理以外,最重要的還是該公司目前的產品結構已轉變為中高檔產品為主,低檔白酒的銷售量和生產量大幅減少,總部的生產能力完全能夠滿足目前及未來的中低端酒生產需要。更值得注意的是,從產銷量上來看,2017年,舍得酒業以舍得、天曲為主的中高檔酒以及以大曲為主的低檔產品的產量各為8331.8千升和6724.54千升,分別下滑13.95%和64.02%;銷量各為7205.28千升和6609.36千升,分別下跌25.03%和61.67%。盈利的上升與銷量的下滑形成了對比。有觀點認為,價格仍是舍得酒業中高檔產品收入增長的主要驅動力。在2018年3月舍得酒業對品味舍得酒的渠道配贈政策進行統一調整,即被業界認為是變相進行提價。
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舍得酒業近幾年在持續高端化,表現為放棄低端沱牌品牌,聚焦舍得品牌,同時不斷拉高舍得的產品價格,布局中高端價格帶,從大的方向看是符合區域酒企在此輪消費升級下的戰略趨勢的。但這樣做的風險在于舍得作為區域白酒品牌,企業產能的利用率本身也不高,此時大舉上調高端產品的占比,在全國范圍內發力中高端,短期內難以靠品牌競爭力拉升業績,很可能更多地靠企業拔高價格實現升級。另外,一旦品牌價值沒有隨著產品的價格提升,便無法帶動整個產品系列的高端化,進而影響企業銷量與利潤,特別是在全國名酒的擠壓下,這樣的模式存隱憂。因此舍得酒業未來完全剝離低端產品的可能性不大,對于舍得酒業這樣的區域酒企來說,完整健全的產品結構比單純的中高端產品聚焦更具有市場競爭力。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