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昆機(6.440, 0.00, 0.00%)(600806.SH;0300.HK)正面臨雙重退市風險。
1月10日晚間,*ST昆機公告稱,公司2017年實現盈利的可能性較低,可能無法達成相關財務指標的恢復上市條件,從而觸及終止上市的相關法規。同時,中國證監會已坐實公司財務造假的事實,*ST昆機在后期可能因重大違法行為遭到強制退市。
盡管去年3月*ST昆機主動披露涉嫌財務造假,但外界一度因其“A+H”的雙重身份,及具有遼寧、云南兩地國資背景,而對公司繼續留在A股持樂觀態度。如今隨著業績的再度低迷,能否成功保殼已是大問題。
除*ST昆機外,目前A股另外四只暫停上市股中,\*ST吉恩(6.740, 0.00, 0.00%)(600432.SH)與\*ST烯碳(5.270, 0.00, 0.00%)(000511.SZ)也恐因業績的再度虧損,存在遭終止上市的極大風險,但\*ST釩鈦(3.070, 0.00, 0.00%)(000629.SZ)和\*ST建峰(10.720, 0.00, 0.00%)(000950.SZ)則有望扭虧成功保殼上岸。
*ST昆機困局
對*ST昆機來說,2017年是異常艱難的一年。
去年3月,*ST昆機先是公布了公司涉嫌財務造假的消息,隨后4月披露的2016年度年報中,不僅審計機構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意見,同時由于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再度虧損2.09億元,連續三年虧損,公司不得不面臨暫停上市的局面。
*ST昆機最新公告披露,2017年全年實現盈利的可能性依然較低,由此可能遭到終止上市。其去年三季報則顯示,公司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虧損2.01億元,同比下滑23.37%。
1月11日,一位*ST昆機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雖然2017年公司更換了管理層,也在開啟結構調整,但受機床行業影響,訂單數量減少,僅靠原有業務確實難以扭虧。
*ST昆機不僅有業績虧損這一“內憂”,由于財務造假已被調查坐實,也面臨因重大違法行為被強制退市這一“外憂”。
去年11月中旬,證監會向*ST昆機下發了《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稱其“信息披露違法行為持續時間長,采取隱瞞、編造重要事實等特別惡劣手段,涉案數額特別巨大”。
不過,在*ST昆機退市問題上,仍有多個疑問待解。由于*ST昆機為“A+H”股,此前并沒有過類似若A股退市H股將如何處理的先例,這也成為許多投資者認為其不會退市的原因之一。
但自去年3月23日停牌后,盡管*ST昆機多次公告稱在盡力達成港交所的有關要求,但H股仍未有復牌跡象。據悉,這一要求或為*ST昆機出具經審計機構審計、財務數據無誤的2016年度財報。
1月11日,北京一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師表示,若*ST昆機的A股被強制退市,H股也仍能繼續交易。
“A股退市一般是公司存在一些問題,但與H股之間并不互通。不過一般要被退市的公司出的問題都很嚴重,在較為理性的H股中也會受到很大影響。同時,如果A股退市,是港股通標的的也有可能被剔除。”上述策略分析師說。
恐成今年“退市第一股”?
盡管隨著*ST昆機披露2017年業績預計虧損的消息,使外界對其將遭到終止上市的預期愈來愈強烈,但從另外四家暫停上市股的財務趨勢來看,*ST吉恩和*ST烯碳同樣存在退市可能。
*ST吉恩2017年三季報顯示,前九個月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再同比下滑56.24%,虧損額擴大至9.46億元。
更關鍵的是,去年3月,具有吉林國資背景的吉林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下稱“吉林國投”)以*ST吉恩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為由,向法院提出對上市公司進行重整的消息。破產重整,一度被認為是*ST吉恩實施保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至12月15日時,*ST吉恩卻公告稱這一申請未被法院受理。
1月11日,*ST吉恩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雖然提交的材料基本滿足了法院的形式審查要求,但由于重組方案涉及交易對方較多,在經過反復磋商后,最終外部重組方表示,考慮到其股東眾多且涉及國資,審批程序較長,無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協議的簽署,認為在2017年剩余時間內完成重整并實施借殼在時間上不具有可行性,從而決定退出。
“外部重組方退出后,產業方和投資方也表示,境外資產盡職調查等工作尚未完成,決定撤出,借殼方案無法繼續實施,未能簽署協議,導致吉林國投無法向法院提交重組相關協議。”*ST吉恩回復稱。
同時,*ST吉恩表示,公司將繼續與相關利益方進行溝通,爭取各方支持,研究資產、債務重組等方式,妥善解決債務。
與*ST昆機類似,*ST烯碳曾同樣面臨財務造假與業績虧損的雙重困境。去年前三季度,*ST烯碳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虧損1.26億元,全年能否扭虧目前仍難判斷。但不同的是,有關*ST烯碳財務造假行為,證監會已于去年12月底向公司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其中并未涉及因重大違法行為被強制退市的內容。
此外,*ST烯碳還于去年底火速變更了控股股東與實控人,接盤者為遠成集團有限公司與黃遠成,這一舉措的目的被外界認為是為了保殼。
記者致電*ST烯碳董秘辦公電話,接電話的工作人員未回應是否將被退市的問題,只表示會在本月底發布業績預告,到時答案將自動出現。
與上述三家相比,*ST釩鈦去年前三季度凈利潤高達6.7億元,*ST建峰通過實現并購重慶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現“涅槃”,2018年將大概率與“退市”無緣。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