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4 10:39 | 來源:未知 | 作者:吳曉婧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劉彥春看來,2017年,是市場重新變得有效率,資金博弈中小市值、劣幣驅逐良幣局面徹底改變。
在景順長城的辦公室里,記者與劉彥春暢聊兩個多小時。這位一頭“扎進”證券行業,一干就是15年的基金經理笑言:“至今仍然熱愛這個行業。”
談及對資本市場的認識、產業的變遷以及這些年的得失,劉彥春娓娓道來。言談間,能夠感受到他的淡定和從容。
或許,內心越篤定,選擇就越簡單。
在其看來,投資的法門,就是用足夠的耐心陪伴優秀企業共同成長。歷史上高回報的公司普遍具有遠超平均的投入資本回報水平,而要實現這一點,產品的創新、領先的經營模式、卓越的企業家精神不可或缺。
他表示,對于真正優秀的公司,在估值上往往會容忍比較大的波動。優秀的公司,往往會帶來非常驚人的回報。而面對各種奇怪的主題、永遠搞不懂的技術,去追逐市場風口,往往是虧損的來源。
在劉彥春看來,2017年,是市場重新變得有效率,資金博弈中小市值、劣幣驅逐良幣局面徹底改變。
這一年,遵循價值投資者終于得到了市場的嘉獎。據悉,劉彥春管理的景順長城新興成長和景順長城鼎益,在2017年分別取得了56.28%和55.52%的漲幅。如果單獨將滬港深基金進行排名,那么這兩只基金分別位列偏股混合型基金的第一、第二名。
“榮耀留在過去,未來更加可期”。新的一年會如何籌謀,投資的“賽道”又會如何選擇,劉彥春有著系統而深入的思考。
市場會繼續向基本面投資回歸
經歷了2017年明顯的分化行情,部分投資者開始寄望2018年市場的風格切換,甚至有券商分析師以鮮明的觀點提出戰略性看好創業板指。
而在劉彥春看來,市場回歸基本面的趨勢不會改變。他認為,監管制度的調整以及海外資金流入,都對市場估值體系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目前的流動性環境也不支持過高的風險偏好。
“要想從市場中獲利,還是要老老實實地做基本面研究。”他解釋說,2017年市場風格變化和監管制度調整關系很大。IPO平穩放行、定增制度改變、減持新規出臺等,小市值公司融資功能被弱化,徹底改變了過去瘋炒小市值公司的局面。此外,我國的資本市場正在跟全球接軌,海外資金進入中國選擇的正是最能代表中國競爭力的公司,對市場整體的投資風格也帶來較大影響。若目前制度環境不發生大的改變,在這個游戲規則下是有利于基本面投資的。
不過,市場風格總是在變化,劉彥春表示,每次都跟上熱點是非常困難的事。他同時強調,價值投資并不等于買白馬藍籌,這類公司如果估值過高同樣也應該賣出。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往往將“成長”與“價值”對立起來,劉彥春認為,這是認知的誤區,成長本身也是價值的一部分,而上市公司市值的大小和成長性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在其看來,不考慮投入和投入來源的成長預測多數不切實際,而通過外部融資、并購重組去實現的成長,往往缺乏持續性。
回過頭來看,2017年的投資脈絡十分清晰,資金追捧中國版“漂亮50”,“以龍為首”的策略優勢凸顯。但劉彥春強調,在做公司研究時,會按照統一的標準看待每一家公司,中小市值公司如果估值合理也會進入其投資視野。
劉彥春表示:“對于所謂的漂亮50,我們的原則是基于投入資本產出、成長性、估值綜合評估其投資價值。不能機械性買入所謂的漂亮50,對于偏離價值過多的公司也要堅決賣出。”
進入2017年11月份,A股市場出現了一輪較為顯著的調整,劉彥春顯得很淡定,并利用市場的調整進行了投資組合的優化。
他坦言,自2008年做基金經理,經歷了多輪牛熊轉換,如今,無論是對于市場的誘惑還是階段性的調整,“抵抗力”都增強了不少。在其看來,市場一旦出現調整,那么股票“打折”就是最大的利好,如果之前比較貴的時候都看好,那么“打折”的時候應該更加看好。
用正確的產業邏輯去研究公司
15年的投研積累,劉彥春對于投資有了更為全面、更為深入的思考,也逐步搭建起了一套清晰的投研框架。
近兩個小時的采訪,他多次說到常識和邏輯的重要性,記者也明顯感受到他的獨立思考。劉彥春笑言:“做投資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曾經也犯過很多錯誤。但隨著積累越多,犯錯概率就越小。”
在其看來,投資最終反映的是研究的積累,關鍵是要把公司看清楚,利用市場無效階段擇機買入,從無效到有效就是獲利的過程。
具體到選股上,劉彥春稱,選股時要考慮投入產出和成長潛力兩方面的指標。他認為,高投入資本產出意味著在行業內具備競爭優勢,以及良好的內生性增長能力。只有高投入資本產出、高成長的公司,才可以為股東持續創造價值。
事實上,歷史上高回報的公司普遍具有遠超平均的投入資本回報水平,而要實現這一點,產品的創新、領先的經營模式、卓越的企業家精神不可或缺。
他說:“我們始終致力于尋找這樣的優秀公司,愿意伴隨這類公司共同成長。”
具體操作上,劉彥春表示,更愿意布局競爭格局清晰的行業,選擇有較強內生增長動力的公司,公司的治理結構、定價能力、報表質量等方面,在投資前都需要反復考量。選股上則主要比較ROE、ROIC等財務指標,關注盈利質量和投入資本產出變化趨勢,并偏好通過市場化競爭形成競爭壁壘的公司。
股諺云:“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談及自己對于股票的賣出標準,劉彥春表示,競爭格局是其考慮比較多的因素,當公司競爭壁壘被突破,行業競爭格局惡化,會考慮賣出甚至清倉。此外,如果持倉的個股估值過高,也會考慮減持甚至清倉。不過,劉彥春也強調,對于發展空間廣闊、成長路徑清晰的個股,在估值上,他會給予更高的容忍度。
事實上,今年不少價值藍籌股實現了“戴維斯雙擊”,雖然不少投資者選到了優質的公司,但因為不斷地進行交易,并沒有獲取較高的收益。
而從劉彥春的基金持倉來看,多數個股的持倉期限都在幾個季度以上。他強調,在構建組合時,會更加強調公司質地、行業空間、經營策略等,對于真正優秀的公司,在估值上往往會容忍比較大的波動。
他舉例說,如果一家公司處于一個很大的行業,且競爭格局相對分散,而這個公司在行業內又具有獨有的競爭優勢,具有很強的再投資能力和再投資效率,那么這個公司很可能可以持續快速增長,能夠長到很大。一旦找到這樣的公司,就需要對其估值有容忍度,陪伴它成長。
事實上,有時候就是因為缺乏足夠的耐心,往往會錯過這樣有望成為巨頭的公司,而這樣的公司,確實是能夠給股東帶來驚人的回報。
長期看好消費升級與科技創新
作為景順長城基金的研究總監,劉彥春還需要帶領各行業研究員做精細化的研究,系統性思考行業問題,剖析行業格局,熟悉上下游等產業鏈等,這也使得劉彥春的視野更全面。
展望未來,劉彥春對于后市相對樂觀。在其看來,中國的經濟表現出了足夠的韌性,消費服務、科技創新依然是其最關注的投資領域。
具體而言,劉彥春認為,2018年的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增速都會放緩,經濟增速面臨一定的壓力,但因為供給側改革,工業品不會出現通縮的情況,因此,企業盈利應該不會差。利率方面,目前處于頂部區間,但拐點不好把握。在目前流動性收緊的大環境下,對于投資標的的選擇需要謹慎。
劉彥春認為,雖然流動性收緊會對所有資產的估值造成壓力,但也有好的一面,就是加速行業的優勝劣汰,正本清源讓好公司重新得到發展的機遇。所以對于后市并不悲觀,重點是尋找到好的公司,陪伴其一起成長。
如果將眼光放長遠,劉彥春認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潛力仍然巨大,有著遠超其他國家的大學畢業生資源、雄厚的資本積累、完備的工業體系、巨大的本土市場。事實上,我國已經在眾多行業中領先全球,越來越多的優秀公司開始在高附加值領域開拓國際市場。同時,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對我國經營效率的提升會格外顯著,會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濟的潛在增長率。
就“賽道”選擇而言,消費服務、科技創新依然是劉彥春最關注的投資領域,這也明顯反映在了其持倉上。劉彥春認為,消費升級是未來最為明確的趨勢,科技創新雖然是一大投資方向,但比較遺憾的是,很多優秀的科技創新公司選擇了在海外上市。
對于消費服務而言,劉彥春相對看好白酒、輕工、農業養殖、家電等方面的投資機會。他認為,一些消費服務公司的客戶的黏性較好,企業的定價能力也較強,而且商業模式清晰,財務報表透明,能夠相對容易的進行持續跟蹤。一旦看清楚一個公司的價值后,能夠陪伴其成長,從而獲取較為豐厚的投資收益。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