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8 19:18 | 來源:新浪財經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香港資本市場正上演著一場現實版的"杰克與巨人"對決。中國高速傳動裝備集團(0658.HK,下稱"中傳動")遭遇控股股東豐盛控股的突襲,后者憑借71.62%的持股優勢要求召開特別...
香港資本市場正上演著一場現實版的"杰克與巨人"對決。中國高速傳動裝備集團(0658.HK,下稱"中傳動")遭遇控股股東豐盛控股的突襲,后者憑借71.62%的持股優勢要求召開特別股東大會,意圖罷免包括董事長在內的關鍵董事,并提名四位新董事入局。
面對這一挑戰,中傳動董事會嚴正表態,呼吁全體股東投票反對所有議案,表示兩位關鍵董事乃集團核心管理層,其中一位更是開國功臣,在齒輪箱制造行業具有公認的專業地位,對業務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董事會更指出多位重要合作伙伴已明確表示,如果該兩位被免職,他們對與中傳動的業務合作前景表示擔憂,給集團運營帶來嚴峻風險,嚴重損害所有股東的利益。
這場控制權之爭的導火索,源于中傳動近期在香港高等法院對豐盛及其關聯方提起的訴訟,指控豐盛一方涉嫌挪用中傳動附屬公司資金達66.4億元人民幣。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香港法院的訴訟,南京警方已就此正式刑事立案,凸顯案件的嚴重性。
權力博弈背后的疑點剖析
分析人士指出,豐盛的行動時機與理由存在諸多令人費解之處。其罷免董事的核心依據——質疑中傳動董事會修訂子公司南京高速的章程,導致豐盛喪失對南京高速的"絕對控制權"——這一說法本身就違背了現代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則。作為上市公司股東,豐盛的權利應通過股東大會等合法渠道正當行使,而非謀求對上市子公司的絕對掌控。更值得注意的是,豐盛在2025年3月31日發布的年報中并表了南京高速,如今卻突然推翻自身說法表明失去了對南京高速的控制,這種自相矛盾的行為進一步削弱了其主張的可信度。
挪用資金的獨立調查即將于5月中旬公布初步調查報告,豐盛選擇此時發難,并針對堅持追查此事的關鍵董事。這種"臨陣換將"的舉動,結合調查臨近收尾的時間點,很難不讓人懷疑其真實意圖是為了在調查結果公布前掌控董事會,阻撓真相的揭露。
實業基因與資本玩家的錯位聯姻
中傳動與豐盛的結合,本質上是實業精神與資本運作的碰撞。中傳動五十余年來深耕齒輪制造領域,憑借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技術積累,逐步成長為全球齒輪制造行業的領軍人物。即使在遭遇資金挪用風波的2024年,其核心制造業務仍然表現強勁:工業和軌道交通齒輪業務收入均增長超過20%;在全球風電行業價格戰加劇的背景下,其風電齒輪箱業務仍保持0.7%的增長;剔除異常貿易業務的影響,公司2024年主營業務利潤實際增幅超過30%,這一成績單足以證明其扎實的實業根基。
相比之下,豐盛作為資本市場的資深玩家,更擅長財務運作而非實業經營。這種基因差異導致雙方在經營理念、風險偏好和價值取向上存在根本性分歧,也為今日的控制權之爭埋下伏筆。此次沖突不僅關乎具體公司的命運,更折射出中國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融合過程中普遍面臨的治理難題。
中小股東如何捍衛自身權益
面對持股超過70%的大股東,中傳動管理層和小股東似乎處于絕對劣勢。但香港市場機制仍提供了保護途徑。小股東可以通過集體發聲行使投票權,雖然結果可能被大股東主導,但能形成市場壓力。同時,港交所和證監會可對違規行為進行調查和執法。此外,若決議損害公司利益,少數股東還可尋求司法救濟提起訴訟。
中傳動事件將成為檢驗香港上市公司治理成色的重要案例,涉及大股東權利邊界的界定、小股東保護機制的有效性,以及資金挪用等違規行為的追責力度。投資者應密切關注事件發展。無論結果如何,此案都將為香港資本市場提供寶貴的經驗教訓,對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具有深遠意義。在這個看似力量懸殊的對抗中,正義的天平會否向合規經營傾斜,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