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8 10:37 | 來源:長江商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日,長鴻高科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寧波定鴻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寧波定鴻”)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向兩家基金共計轉讓所持公司11.30%的股份,交易總價...
不減持的承諾期結束剛剛過去半個月,長鴻高科(605008.SH)的實際控制人陶春風就大手筆減持。
近日,長鴻高科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寧波定鴻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下簡稱“寧波定鴻”)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向兩家基金共計轉讓所持公司11.30%的股份,交易總價合計為7.70億元。
陶春風是寧波定鴻的實際控制人,并通過寧波定鴻對長鴻高科進行控制。因此,上述協議轉讓,相當于陶春風套現7.7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27日,陶春風的不減持承諾期才屆滿。
2020年8月,長鴻高科通過闖關IPO登陸上交所。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連續三年下降。
長鴻高科資金鏈緊繃。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資產負債率達60.45%,期末有息負債達24.83億元。
實控人大手筆減持套現
上市四年多,長鴻高科的實際控制人開始大手筆減持套現。
根據最新公告,9月11日,寧波定鴻分別與深圳瀚墨天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代表“瀚墨觀物一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瀚墨天成”)、前海鵬城萬里資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代表“鵬城萬里—鵬峰穩健壹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鵬城萬里”)簽署股份轉讓協議,寧波定鴻擬向二者分別轉讓其持有的長鴻高科3546.33萬股、3753.04萬股無限售流通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49%、5.81%。
本次轉讓價格均為10.55元/股,約為9月10日收盤價11.66元/股的90.48%,轉讓價款分別為3.74億元、3.96億元,合計為7.70億元。
對于本次協議轉讓,長鴻高科稱,寧波定鴻因資產規劃需要而做出的決定。
寧波定鴻是長鴻高科的控股股東,目前持有公司65.87%的股權,陶春風為長鴻高科的實際控制人,其也是寧波定鴻的實際控制人,直接持有寧波定鴻91.50%的合伙份額,直接間接持有長鴻高科64.86%的股權。
本次轉讓之前,寧波定鴻及其一致行動人陶春風合計持有長鴻高科68.59%的股份,轉讓完成后,其持股比將下降至57.29%。
備受關注的是,陶春風的不減持承諾期限剛剛屆滿。
長鴻高科于2020年8月21日在上交所掛牌交易,寧波定鴻和陶春風的持股鎖定三年,于2023年8月21日解禁。
2023年2月13日,長鴻高科推進定增,根據證監會要求,寧波定鴻和陶春風出具了不減持公司股份的承諾函,期限為6個月。
今年2月27日,長鴻高科完成定增,6個月不減持的承諾期截止日是2024年8月27日。
由此可見,不減持承諾期剛滿半個月,寧波定鴻和陶春風就開始大手筆減持。
本次交易的受讓方也值得關注。瀚墨天成成立于2015年7月10日,注冊資本2000萬元,實繳資本僅500萬元,成立以來,其一共發行5只基金,目前唯一仍在運作的就是本次接盤長鴻高科股份的“瀚墨觀物一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鵬城萬里成立于2016年1月27日,注冊資本1000萬元,實繳資本僅300萬元。目前,鵬城萬里在管4只產品,此次擬接盤股份的“鵬城萬里—鵬峰穩健壹號”,截至今年6月末,存續規模低于1000萬元。
兩只如此小規模的基金如何完成本次接盤?市場存在質疑。
資金不足分紅率仍達210%
控股股東大手筆轉讓股權,與長鴻高科的基本面有一定關系。
長鴻高科是一家熱塑性彈性體(TPE)行業的高新技術企業,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于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TPES)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23年年報顯示,長鴻高科的主營業務收入構成主要有兩大部分,一是合成橡膠制造,當年收入為8.0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56.77%;二是初級形態塑料及合成樹脂制造,收入為5.94億元,占比為41.92%。兩大板塊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1.44%、9.56%。
長鴻高科于2020年8月通過闖關IPO登陸A股市場。上市之前的2017年至2019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91億元、10.21億元、11.5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69億元、1.81億元、2.15億元,連續三年雙增。
2020年,上市當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12.97億元、3.02億元,同比增長12.09%、40.18%,繼續保持了增長。
但是,從上市次年開始,公司業績就變臉了。2021年至2023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33億元、23.72億元、14.16億元,同比變動33.61%、36.83%、-40.30%;凈利潤為1.85億元、1.80億元、0.95億元,同比下降38.67%、2.45%、47.35%。凈利潤連續三年下降,其中,2023年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簡稱“扣非凈利潤”)為-922.90萬元,首次出現虧損。
今年上半年,長鴻高科實現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15.85億元、9657.09萬元,同比增長134.39%、16.14%。
長鴻高科存在財務壓力。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資產負債率為60.45%,為2019年底以來最高水平。期末,公司貨幣資金5.69億元,有息負債為24.83億元,其中,短期債務為17.56億元。
備受質疑的是,在2021年、2022年連續2年未分紅的情況下,長鴻高科2023年度突然異常分紅。當年,公司派發現金紅利1.99億元,是當年凈利潤的2.10倍,分紅率為209.72%。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