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4 09:51 | 來源:新京報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記者統計,自北交所2021年11月15日開市以來,包括錦好醫療、保麗潔等,已有7家公司因存在短線交易違規的現象被北交所公示并采取監管措施,其中新芝生物(430685.BJ)分別于...
近期,北交所自律監管措施公示顯示,錦好醫療(872925.BJ)、保麗潔(832802.BJ)因“短線交易違規”被北交所口頭警示,涉及對象分別為股東、董事。值得關注的是,自“深改19條”發布后已有4家公司因“短信交易違規”被北交所公示。
據記者統計,自北交所2021年11月15日開市以來,包括錦好醫療、保麗潔等,已有7家公司因存在短線交易違規的現象被北交所公示并采取監管措施,其中新芝生物(430685.BJ)分別于2024年1月4日(公示日期,下同)、2022年12月6日,兩次出現“短線交易違規”,被北交所要求提交書面承諾。
圖/開市以來(截至2024年3月2日),因存在“短線交易違規”而被北交所采取相應監管措施的上市公司(資料來源:北交所,記者制圖)
據悉,北交所關于對各項違規上市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主要采取“口頭警示”“監管關注”“約見談話”及“要求提交書面承諾”等監管措施。值得關注的是,7家短線交易違規的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有4家是2023年9月1日“深改19條”發布以后,被公示并采取了相應的監管措施;其中,一次涉及實際控制人、一次涉及股東、兩次涉及董事。
在2月6日距今最近的公示表中,北交所一共對6家存在違規情況的上市公司股東或董監高等成員,做出“口頭警示”或“要求提交書面承諾”等監管措施,其中錦好醫療、保麗潔兩家公司存在著“短線交易違規”情況。
對于本次涉事的錦好醫療,事實上已經不是首次出現違規現象。
除了本次“短線交易違規”外,錦好醫療還曾于2023年12月6日、2022年7月6日,分別因“權益變動違規”與“違規使用募集資金”而接受北交所監管措施,其出現“權益變動違規”與本次“短線交易違規”涉及的對象一樣,均為其股東。
錦好醫療全稱為惠州市錦好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查查顯示,成立于2011年,注冊資本為9807萬元,法定代表人王敏。該公司專注于助聽器研發、生產與銷售。官網顯示,2021年,錦好醫療登陸北交所,成為中國助聽器行業首家上市企業。
同樣來自企查查,截至目前,錦好醫療由王敏持股25.91%、王芳19.43%,兩人均為錦好醫療的實際控制人;此外,股權結構還顯示,由王敏實際控制的惠州市錦同創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錦好醫療股份為9.66%、私募基金管理人華睿千和持有錦好醫療股份則為5.7%。
2021年9月10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新三板”)掛牌委員會發布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錦好醫療成為北交所成立后第一家精選層過會的企業。
實際上,多次出現在北交所監管措施公示名單上的并不止錦好醫療。
生物谷(833266.BJ)在2023年10月13日、2022年1月7日,分別因存在“短線交易違規”與“減持違規”接受北交所監管措施。2022年5月25日,生物谷實控人亦因違規占用逾2億元資金,成為首家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北交所上市公司。
兩次存在“短線交易違規”的新芝生物,在北交所2022年12月6日監管措施公示中,還曾存在“違反限售規定”“減持預披露違規”“敏感期交易”等情況,因此被北交所要求提交書面承諾。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