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9 11:37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俠名 | [科創板]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歐林生物成立于2009年12月,于2021年6月登陸科創板,是一家從事人用疫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生物制藥企業,公司已有3個產品上市銷售,分別為吸附破傷風疫苗、Hib結合...
歐林生物2月27日晚間發布業績快報稱,公司2023年實現營收4.96億元,同比下降9.38%;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741.04萬元,同比下降34.49%;實現扣非凈利潤320.55萬元,同比增長344.77%。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在業績承壓、股價逐波走低的背景之下,2023年歐林生物四名核心技術人員累計減持公司16.3萬股股份。
歐林生物成立于2009年12月,于2021年6月登陸科創板,是一家從事人用疫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生物制藥企業,公司已有3個產品上市銷售,分別為吸附破傷風疫苗、Hib結合疫苗(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疫苗)和AC結合疫苗(A群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
業績快報顯示,歐林生物2023年實現營收4.96億元,同比下降9.38%;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741.04萬元,同比下降34.49%;實現扣非凈利潤320.55萬元,同比增長344.77%。
單季度來看,歐林生物業績亦不理想。根據業績快報數據測算,2023年第四季度,歐林生物營收約為1.44億元,同比下滑18.6%;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為-1287.34萬元,扣非凈利潤約為-1572.11萬元,均為虧損狀態。
針對去年全年主要利潤指標大幅下滑的原因,歐林生物表示其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第一,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降,相比去年減少5136.21萬元;第二,報告期內,公司管理費用同比上升,相比去年增加1464.87萬元,主要系本期存貨損失及股份支付金額增加;第三,報告期內,公司收到的政府補助金額相比去年減少1152.06萬元。不過,在去年歸母凈利潤出現較大幅度下滑的情況下,公司扣非凈利潤卻增逾三倍,對此,歐林生物解釋稱“主要系本報告期內發生的非經常性損益小于上年同期”導致。
與此同時,歐林生物股價也在逐波走低。記者注意到,歐林生物股價2021年還在30多元徘徊,2022年大幅探底到15元附近,2023年全年在20元上下震蕩,年底出現一波急跌,至2024年2月8日創出上市以來新低7.3元,截至2月27日收盤小幅反彈至11.47元。
在業績承壓、股價逐波走低的背景之下,2023年歐林生物四名核心技術人員累計減持公司16.3萬股股份。巨潮資訊網顯示,張麗鶯于11月6日減持公司1.5萬股,陳道遠于11月3日至11月6日減持公司1.8萬股,陳克平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減持公司3萬股,李洪光于5月4日減持公司10萬股。
在研項目方面,根據歐林生物2023年半年報披露,公司產品管線有多種在研產品,其中AC-Hib聯合疫苗(A群C群腦膜炎球菌-b型流感嗜血桿菌(結合)聯合疫苗)處于申報生產階段,重組金葡菌疫苗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階段,前述兩款疫苗研發進度最為靠前,其余疫苗產品基本處于臨床前研究階段。
歐林生物稱,AC-Hib聯合疫苗可有效減少疫苗接種次數,具有接種者依從性好、性價比高等優勢,目前市場上暫無AC-Hib聯合疫苗上市銷售。公司AC-Hib聯合疫苗已進入生產注冊階段,預計上市后將為公司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與此同時,歐林生物曾在其2022年8月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稱:“AC-Hib聯合疫苗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并且AC-Hib聯合疫苗為公司核心產品。在AC-Hib聯合疫苗獲批后,公司將重點進行該產品的市場拓展工作。”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歐林生物卻于近期主動撤回了AC-Hib聯合疫苗的注冊申請。
根據歐林生物2024年2月初披露的《關于自愿披露撤回藥品注冊申請的公告》,2023年2月,公司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遞交該產品的境內生產藥品注冊上市許可申請并獲得受理,截至目前,公司AC-Hib聯合疫苗研發總投入約為人民幣5913.38萬元(未經審計)。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最新審評建議,經審慎研究,公司決定主動撤回本次申請。公司將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有關要求,待進一步完善受新冠疫情影響的臨床數據之后再次開展申報工作,并根據項目進展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