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7 10:22 | 來源:科創板日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陸道培由血液病學家和造血干細胞移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于2012年創建,已發展成為一家專注于血液病及腫瘤治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民營醫療集團,目前擁有三家運營...
近日,號稱中國最大的血液病醫療服務提供商的“陸道培醫療集團”(下稱“陸道培”)再一次向港交所提交IPO資料,由中信證券、招銀國際、麥格理擔任聯席保薦人。
在此之前,陸道培分別于2023年1月和7月兩度向港交所交表。
陸道培由血液病學家和造血干細胞移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陸道培于2012年創建,已發展成為一家專注于血液病及腫瘤治療、科研、教學為一體的民營醫療集團,目前擁有三家運營中的血液病專科醫院——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北京陸道培醫院亦莊院區、北京陸道培醫院順義院區。
此番上市,陸道培計劃將部分募資用于河北燕達陸道培醫院的擴建及搬遷,以及新開上海陸道培醫院等。
營收增長填不上凈虧損擴大
資料顯示,中國的血液病醫療服務市場正在增長,2022年約有2190萬名患者被診斷出血液病并接受治療,其中,血液腫瘤及非腫瘤的難治復發性血液病一般需要較高的醫療費用,通常尋求造血干細胞移植作為治療手段。
但是,中國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滲透率仍較低,2022年的數據為22.6%,顯示出巨大的供需缺口。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估,中國血液病醫療服務市場的總規模將從2022年的264億人民幣增加至2030年的80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5.0%。同期,中國的造血干細胞移植服務市場預期將由人民幣91.92億元增加至271.6億元。
此外,中國的血液病特檢服務市場規模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52.13億元,并以12.1%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至2030年的82.39億元。
從業務層面來看,陸道培已經具備全周期的血液病專科服務能力,包括造血干細胞移植、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及組合療法等各種治療方式,以及提供血液病特檢服務。大多數情況下,陸道培的治療方案以造血干細胞移植為中心。
據IPO文件,截至2023年9月,陸道培一共完成8966例造血干細胞移植,其中99.0%為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71.8%為半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相比之下,2022年中國的造血干細胞移植中,僅有69.2%及45.1%為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及半相合造血干細胞移植。
陸道培表示,按照2022年的造血干細胞移植病例數計算,公司已經是中國第二大參與者,市場份額為6.6%。就當年的血液病特檢服務收入來看,陸道培是中國的第三大提供商,市場份額為7.8%。從全年收入來看,陸道培在2022年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血液病醫療服務提供商,市場份額6.4%。
值得注意的是,陸道培在營收增加的前提下,凈虧損卻逐漸擴大。2020-2022年以及2023年前三季度(下稱“報告期內”),陸道培實現營收11.62億元、13.70億元、16.77億元及14.21億元,凈虧損分別為1.22億元、4.08億元、5.47億元及8800萬元。
同期,陸道培毛利分別為2.40億元、1.67億元、2.37億元及2.34億元,毛利率呈現波動下滑跡象,分別為20.7%、12.2%、14.1%及16.5%。
自2017年起,陸道培旗下三所運營醫院陸續成為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但是報告期內,通過公共醫療保險計劃結算的收入,僅占陸道培總收入的26.7%、29.2%、38.3%及38.7%。而從收入結構上來看,住院服務是陸道培最大的收入來源,報告期內的占比分別為77.5%、78.0%、76.9%及74.1%。
爺孫三代完成家族繼承式股權轉讓
從時間上來看,陸道培的歷史可以追溯至2012年“陸道培生物技術”創立的時候,注冊資本1000萬元,由陸道培院士及趙奕分別持有60%和40%。陸道培院士系中國工程院院士及全球頂尖血液病學家,開創了血液病,尤其是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治療先河。
2014年3月,陸、趙二人將陸道培生物技術的全部股權轉予“北京陸道培醫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醫院管理”)。緊接著在2014-2018年間,陸道培生物技術完成兩輪股權融資及股權轉讓,引入多個重要股東。
先是2014年,乳源縣飛尚以1.09億元認購2311.10萬注冊股本,占比42%。其后是2018年,包括平潭建發、廈門建發醫療、前海股權基金、河南省戰新產投基金、上海康鑒靈等多位投資者,合計以3.58億元認購601.84萬注冊股本,總共占比9.85%。期間通過股轉,天津康士道等也成為新股東。
截至2019年底,陸道培生物技術擁有7位股東,前三大股東分別是醫院管理、天津康士道、平潭建發,分別持股52.28%、31.55%、4.70%。次年,陸道培生物技術又進行了多輪股權轉讓,引進了廈門建之新、天津天之力等多位股東。
隨后,重組進程啟動,為陸道培此后的發行股本奠定基礎。
先是2021年10月陸道培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接著在2022年3月,陸道培醫療科技在中國成立,同年7月,陸道培生物技術全部股權轉予陸道培醫療科技,然后前者成為陸道培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期間,陸道培還將從事CAR-T細胞療法研發的出外集團進行出售,之后不再開展CAR-T療法的相關研發。
需要指出的是,醫院管理原先由陸道培院士持有70%股權,因為年齡關系,他逐漸將股權出售給兒子陸文昭,再后來,陸文昭又將持有的醫院管理的全部股權轉予兒子陸曉丹。最終,爺孫三代完成了股權的繼承。
截至發股之前,經歷了一系列股權轉讓的陸道培,最終由Hospital Management Holding取得已發行股本中的33.21%,成為第一大股東。而陸曉丹與趙奕分別通過Tyler Lu Limited、Z Yi Holdings持有第一大股東61.90%、6.82%的股權,因此,這四者被視為陸道培一組控股股東。
目前,陸道培董事會由9名董事組成,包括4名執行董事、2名非執行董事及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其中,董事會主席兼執行董事為陸佩華,執行董事、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為趙奕。
陸佩華系陸道培院士的女兒,于中國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取得學士學位,在醫療行業擁有超35年經驗,在血液病及腫瘤學專業擁有超30年經驗。現負責陸道培整體戰略發展,監督醫院醫療運營及科研發展,參與決策整體運營和管理。
如前所述,趙奕與陸道培院士為陸道培的共同創始人,趙奕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專業,現負責陸道培業務及運營的日常管理、監督管理架構及協調事宜,以及參與決策整體運營和管理。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