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6 10:28 | 來源:證券日報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日,ST曙光披露2023年業績預告稱,經初步測算,公司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虧損3.95億元至4.7億元;預計扣非歸母凈利潤虧損4.15億元至4.95億元。...
2月5日晚間,ST曙光(2.790, -0.11, -3.79%)發布重大訴訟公告稱,因與天津美亞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津美亞”)的買賣合同糾紛,公司向丹東市振安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振安法院”)提起訴訟,目前已獲受理。公司請求判令天津美亞立即退還轉讓款6615萬元及利息594.25萬元,合計7209.25萬元。
訴訟已獲受理
往前回溯,2021年9月26日,ST曙光與天津美亞簽署基礎定價為1.323億元的《資產購買協議》,用于購買S18(瑞麒M1)、S18D(瑞麒X1)的固定資產所有權及無形資產使用權,用于開發新能源乘用車。因天津美亞系ST曙光原控股股東華泰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實際控制的企業,該筆交易也構成關聯交易。
同年9月27日,ST曙光向天津美亞支付預付款6615萬元,后又于2021年12月15日與天津美亞簽署相關補充協議。據ST曙光公告顯示,《資產購買協議》簽訂后,公司與天津美亞陸續進行了資產交接,所移交資產中存在大量毀損和缺失。
北京博星證券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長、首席投資顧問邢星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移交資產不到位暴露出公司管理存在缺陷,也反映出關聯交易中存在弊端或異常行為。”
彼時,ST曙光上述關聯資產交易也未得到中小股東的認可。2022年5月5日,ST曙光部分中小股東自行召集召開202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因公司購買上述資產行為系關聯交易且所購資產屬于行業淘汰資產,購買行為損害上市公司利益,審議通過了《關于終止購買資產的議案》以罷免及選舉公司董事、監事等相關議案,罷免公司時任董事、監事,選舉產生新任董事、監事,并決議終止前述購買資產事項。
之后,因對臨時股東大會決議效力有爭議,相關方曾提起訴訟。2023年8月5日,ST曙光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3年8月4日收到遼寧省丹東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書,判決臨時股東大會決議有效。隨后,ST曙光也正式進行了董事會、監事會換屆,實現了公司管理權的更迭。
為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合法權益,ST曙光于近期向振安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天津美亞立即退還7209.25萬元,并由天津美亞承擔訴訟費用。2月5日,ST曙光收到《受理案件通知書》。
“法院對于原告、自訴人起訴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后,認為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時,決定進行審判的,就會決定立案。”遼寧同方律師事務所胡明明律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法院在決定立案后,會出具受理案件通知書。
值得注意的是,1月31日,ST曙光發布的關于公司股票被繼續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進展公告顯示,公司目前被繼續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原因是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對公司出具了否定意見的《2022年度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該報告顯示,ST曙光在簽訂協議前、協議執行中存在多項內部控制缺陷。尤其是在ST曙光發現該標的資產存在毀損、盤虧及權屬等問題,公司管理層未及時就該等事項對實現交易目標的影響程度履行充分的討論與決策程序。
2023年業績預虧
近日,ST曙光披露2023年業績預告稱,經初步測算,公司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虧損3.95億元至4.7億元;預計扣非歸母凈利潤虧損4.15億元至4.95億元。
對于業績虧損的原因,ST曙光表示,因相關產品產銷量未達預期,現有毛利無法覆蓋固有成本費用,以及預期資產減值損失增加,導致虧損。
公告顯示,ST曙光稱已對訴訟事項中涉及的該筆預付款項計提壞賬準備4128萬元,影響金額以審計機構年度審計確認后的結果為準。
“對于ST曙光而言,自2021年以來連續出現虧損,此次因合同糾紛產生計提,或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財務指標的被動局面。”邢星表示。
同時,ST曙光還披露了今年1月份的產銷數據快報。其中,1月份公司整車產量474輛,同比增長2054.55%;整車銷量362輛,同比增長170.15%。零部件業務方面,今年1月份公司車橋產量69437支,同比增長139.05%,車橋銷量69741支,同比增長207.05%。
新熱點財富創始人李鵬巖認為,新管理團隊的上任,意味著ST曙光持續兩年多的控股權之爭正式落幕,也為公司生產經營的進一步恢復帶來契機。產銷數據的變動,也印證了這一積極變化。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