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0 13:38 | 來源:全景網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策略會上半場主題演講環節,劉剛在分析中美股市時表示,展望2024年,信用周期走向仍是判斷中美周期方向的關鍵,美國信用周期走向收縮確定性較高,中國信用周期開啟依賴中央...
2023年漸入尾聲,伴隨下半年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出臺,近期行情逐漸回暖,中央匯金等各路資金也持續進場,A股各個領域積極因素正在積累。展望2024年,市場將迎來怎樣的機遇和挑戰?大類資產配置的主線應該如何把握?11月17日,迎接中國資產修復——2024指數大類資產配置暨富國基金“一起投”11月專場策略會圓滿落幕。
公開資料顯示,此次策略會嘉賓陣容強大,天風證券(3.340,-0.01,-0.30%)首席策略分析師劉晨明、中金公司(42.830,-1.12,-2.55%)首席海外策略分析師劉剛、富國中證醫藥50ETF聯接基金經理牛志冬、智能汽車ETF基金經理張圣賢、富國基金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曹璐迪悉數出席。
策略會上半場由4個主題演講組成,與會嘉賓劉剛、劉晨明、牛志冬、曹璐迪分別從海外、策略、醫藥、黃金四個角度帶來了對于市場的分析;下半場圓桌論壇討論環節,由富國基金資深策略分析師楊帆擔任主持人,和四位嘉賓一同探討2024年值得關注的投資脈絡和驅動因素。本次策略會以線下會議+線上直播形式開展,近30家平臺同步直播,備受市場關注。
從海外、策略、醫藥、黃金四個角度分析當下市場
策略會上半場主題演講環節,劉剛在分析中美股市時表示,展望2024年,信用周期走向仍是判斷中美周期方向的關鍵,美國信用周期走向收縮確定性較高,中國信用周期開啟依賴中央政府加杠桿。
劉晨明在分析三類資產投資價值時指出,決定順周期資產運行趨勢的核心是經濟基本面;如果經濟中樞下臺階,深度價值策略將具備長期配置意義;針對經歷“雙殺”且未來可能出現產業拐點的方向,劉晨明建議關注半導體、創新藥及產業鏈、鋰電中游配置機會。
談及醫藥板塊投資價值,牛志冬表示,從2016年以來的數據來看,醫藥板塊與美債利率有較強的負相關性,伴隨美聯儲加息進入尾聲,美債利率有望趨勢性下行,醫藥板塊或將系統性受益,疊加板塊業績仍具備較強韌性,最壞的時刻或許已經過去。
對于今年以來表現亮眼的上海金的投資價值,曹璐迪從美國經濟、美國通脹預期、加息概率、供給等多個因素分析了影響金價的因素。對于投資者來說,黃金主題ETF具備實物支撐、門檻較低、T+0交易等優點,或為有意布局上海金的投資者的較佳選擇。
大類資產配置需關注美債利率等核心變量
策略會下半場圓桌討論環節,富國基金資深策略分析師楊帆攜手券商首席和富國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們,對更具體的投資機會與主線展開了探討。
針對影響2024年大類資產走勢的核心變量,劉晨明表示,最核心的變量是基本面,其次是美債利率,明年兩者對于A股的影響都有望改善。牛志冬同樣認為應關注美債利率,從外資流入以及估值修復的角度來看,美債利率下行對于A股的影響大多正向。張圣賢指出,和今年相比,明年美元可能走弱,人民幣走強,外資有望迎來流入。曹璐迪認為應關注中美兩國的財政力度和風險偏好。
從資產配置角度出發,劉晨明表示2024年最值得關注的資產是A股的科創板以及滬深300等經濟強相關品種;牛志冬較為關注A股和大宗商品;張圣賢從經濟復蘇、美聯儲降息、國內利率提升三大邏輯出發,認為股票、黃金和債券值得關注。曹璐迪表示,港股最值得關注,其次是A股和黃金。
針對2024年具體關注的行業,劉晨明偏好半導體消費電子產業鏈、CXO創新藥產業鏈、新能源車和智能化;牛志冬認為應關注創新藥、智能汽車、芯片;張圣賢較為看好智能汽車、電子和煤炭;曹璐迪則表示關注芯片、智能汽車和醫藥這三個行業的投資價值。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