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07 14:48 | 來源:市場資訊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招股書披露,新恒匯的董事長任志軍,此前曾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任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2015年11月至2018年1月任職于紫光國微(87.200,0.43,0.50%),官至副董事長兼...
新恒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前段時間通過了IPO審核的一家公司,主要業務包括智能卡業務、蝕刻引線框架業務以及物聯網eSIM芯片封測業務,財務數據表現方面,新恒匯業績成長性波動很大,2021年營收和扣非凈利同比分別高達41%和80%,而在前一年這兩項指標卻都是下降的,降幅分別為6%和37%。
這與數據的波動源自于核心客戶的采購,紫光同芯一直都是新恒匯的第一大客戶,2019年銷售額還高達1.42億元,2020年則下降到7392萬元,2021年小幅增加到8048萬元。能夠看出來,來自于紫光同芯的采購在2020年的下滑,是新恒匯當年度業績下降的主要壓力,但即便如此,在2022年上半年公司對紫光同芯的銷售占比也仍然高達17.74%。
這并不重要哈,引起力場君關注的是,新恒匯與紫光系的歷史淵源。
根據招股書披露,新恒匯的董事長任志軍,此前曾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任紫光集團執行副總裁,2015年11月至2018年1月任職于紫光國微(87.200,0.43,0.50%),官至副董事長兼總裁,就連當初任志軍在2018年1月和韋爾股份(93.060,0.08,0.09%)董事長虞仁榮一同收購新恒匯的時候,都是向虞仁榮借的錢。
借錢創業、借錢炒股被戲稱是兩大敗家之舉,當初任志軍敢向虞仁榮借錢收購新恒匯,虞仁榮也敢對任志軍借錢,想必都是對新恒匯和任志軍本人的資源頗有信心吧。在招股書中,新恒匯將紫光國芯微電子有限公司披露為“與公司曾經存在關聯關系的法人”,還提到任志軍此前曾是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直到2019年2月該公司被注銷。
力場君覺得需要提示一點,在2018年1月借錢收購新恒匯,并引入紫光同芯成為第一大客戶的時候,任志軍還在紫光系的公司中擔任著極為重要的職務。按照招股書的說法,在紫光國芯注銷之后,就算是切斷了新恒匯、任志軍與紫光系的關系,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力場君簡單查詢了一下,公開信息顯示任志軍目前還是“新疆紫光眾志技術咨詢有限合伙企業”和“新疆紫光眾城技術咨詢有限合伙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兩家公司名號中均帶有“紫光”的關鍵字樣,但是股權方面與紫光集團并無明顯關聯。
但魔鬼藏于細節,“新疆紫光眾志技術咨詢有限合伙企業”預留的聯系電話,還與另外一家“烏魯木齊紫光眾鑫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一致,任志軍并未出現在后一家公司的股東名單中;而這家“烏魯木齊紫光眾鑫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5月份才注銷,注銷前持股50%股東包括自然人張亞東,正是紫光集團之全資子公司“北京紫光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這些信息讓力場君覺得,任志軍仍然與紫光系保持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紫光系是不是在層層包裝和嵌套下,新恒匯的實質性關聯方?今年初,紫光原董事長趙偉國等人被查,也拉開了大基金芯片領域反腐的大幕,這又會對同樣身處芯片產業鏈、且與紫光系頗多糾葛的新恒匯IPO帶來多少障礙和阻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