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4 15:15 | 來源:經濟觀察網 | 作者:俠名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2022年A股市場寬幅震蕩,4月底及9月底市場分別出現的兩次較大回調讓基金經理們承受著很大壓力,而能躲過兩次大跌的基金并不多。...
隨著2022年悄然走過,公募基金業績亦正式放榜。
記者注意到,2022年對于主動權益基金而言,業績分化十分明顯,全年業績首尾相差達到了98.62%。整體而言,由于2022全年權益市場走勢波動劇烈,基金市場整體表現并不盡如人意,主動權益基金年內平均收益為-19.94%,其中僅有181只產品獲得了正收益,約占整個主動權益產品的3%。
值得一提的是,萬家基金旗下基金經理黃海包攬業績前兩名,近年來主動權益業績榜被一人包攬情況時有發生,而多年來基金業一直流傳著“冠軍魔咒”,即當年獲得冠軍的基金往往在下一年度表現不佳,那么昔日公募業績冠軍在今年業績表現又如何呢?
僅3%基金正收益
2022年A股市場寬幅震蕩,4月底及9月底市場分別出現的兩次較大回調讓基金經理們承受著很大壓力,而能躲過兩次大跌的基金并不多。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12月31日收盤,上證指數2022年累計跌幅15.13%,此背景下,2022全年主動權益基金表現平平,剔除當年成立的新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及靈活配置型產品在內全市場共計5567只主動權益公募產品(A/C分開計算),年內平均收益為-19.94%,其中僅有181只基金實現了正收益,占比僅約3.2%。年內收益率超10%的主動權益基金僅31只。
其中,萬家基金包攬了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前兩名,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及萬家新利以48.55%和43.65%的年內收益率奪得冠亞軍,上述兩只產品均由基金經理黃海管理。
2022年可謂“得煤炭者得天下”,在A股主要指數年內跌幅均超15%背景下,煤炭板塊年內漲幅超10%。
而從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的2022年三季報披露持倉來看,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7只為煤炭股,合計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達到48.37%;回報率排在第二位的萬家新利持倉與前者無異,7只煤炭股合計占比47.57%。
對于重點投資煤炭等行業方向,黃海表示,2022年是宏觀波動的大年,政策周期和利率的波動對股價的影響超過行業景氣度本身,因此更多需要自上而下去理解。
在黃海看來,2022年宏觀波動主要來自于兩方面因素:一是全球高通脹下美聯儲持續的、超預期的加息;二是疫情對國內經濟的反復擾動。前者帶來全球能源股的大行情,后者使得投資者對國內穩增長政策的預期較強,特別是在房地產領域。
黃海認為,除宏觀之外,另外一個原因是過去三年的結構性行情,使得權益資產過度地配置在成長股這一風格,而顯著低配于金融和周期等價值股。尤其在2022年這樣一個內外都有不確定性的環境下,低估值、高分紅、業績穩定的公司是稀缺資源,大類資產配置必然會有一個從成長股流向價值股再平衡的過程,目前這個再平衡的過程仍在持續進行。
除此之外,年內業績季軍為金元順安基金旗下金元順安元啟,年內錄得收益率35.60%,該基金由基金經理繆瑋彬執掌。
作為一只量化產品,這只基金一直因回撤小、收益較高受到市場關注,不過該基金目前處于長期限購狀態。
從該基金2022年三季度持倉來看,該基金持倉分散度較高,單只個股倉位均不超1%,前十大重倉股倉位集中度僅為8.74%,且從持倉個股來看,均屬于小市值個股。
“冠軍”魔咒?
從2022年度業績榜單可以看出,今年再次出現一人包攬冠亞軍情況。
事實上,近年來主動權益業績榜被一人包攬情況時有發生,而多年來基金業一直流傳著“冠軍魔咒”,即當年獲得冠軍的基金往往在下一年度表現不佳。
而今年跌宕起伏的市場中,昔日冠軍在今年的業績又是如何?記者盤點自2012年以來10年的業績冠軍發現,除2018年為債券型基金奪冠,其余9只昔日冠軍基金2022年表現均為負收益,更有部分產品淪為同類倒數。
具體來看,作為2012年業績冠軍,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當年以31.7%的業績奪魁,基金經理為余廣,其自2011年底執掌,任期內回報超400%,目前仍在管理該基金,可謂“最長情”的基金經理。不過2022年景順長城核心競爭力的回報率為-21.40%,排名同類中游水平。
2013年的業績冠軍為中郵戰略新興產業,當年以80.38%的回報率摘得桂冠,彼時該基金基金經理任澤松也因此名聲大噪,此后任澤松因為重倉中小創,在2013年至2015年中小創市場行情中連續三年獲得公募業績前三的好成績。
不過,“冠軍魔咒”在隨后的市場環境中應驗,隨后幾年,由于不斷踩雷樂視網、爾康制藥、宣亞國際等公司,讓其業績遭遇滑鐵盧,排名一落千丈,2018年任澤松辭別中郵基金轉戰私募。
目前,曾經的冠軍產品中郵戰略新興產業由基金經理吳尚管理,截至2022年12月31日,該基金年內收益率為-42.15%,墊底同類基金。
而任澤松轉戰私募后,執掌集元資產,根據私募排排網數據,其代表作“集元-祥瑞1號”截至2022年12月30日,年內收益率為-50.26%。
2014年由于金融地產板塊爆發,工銀瑞信旗下工銀瑞信金融地產以102.49%的凈值增長奪得業績榜,彼時該基金由基金經理王君正和鄢耀合管,不過在2015年市場轉向后該基金業績名落孫山,2022年王君正離職。
目前工銀瑞信金融地產仍由鄢耀管理,2022年全年收益率為-8.18%。
2015年,易方達新興成長以171.78%的回報率獲得當年公募年度冠軍,基金經理宋昆也在那時被投資者熟知。僅僅過去一年,2016年,曾經的冠軍基金便以-39.83%的回報率排名同類基金倒數。
2019年宋昆離任,易方達新興成長轉由基金經理劉武管理至今,截至2022年12月31日,該基金年內收益率為-34.37%。
2016年公募業績冠軍花落圓信永豐優加生活,年度收益率為17.96%,彼時該基金為洪流和范妍合管,2019年洪流轉戰嘉實基金,該基金由范妍管理至今。截至2022年12月31日,圓信永豐優加生活年內收益率為-18.08%。
2017年東方紅睿華滬港深基金笑到最后,以67.91%的收益率奪得2017年主動權益基金冠軍,林鵬于2020年6月“公奔私”成立上海和諧匯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截至2022年10月底,和諧匯一旗下部分基金今年以來回撤超過20%,成立以來回撤超30%。
2022年10月28日,林鵬在《致和諧匯一遠景系列產品持有人的一封信》中致歉持有人。林鵬坦言,過去兩年是他從業20多年來最困難的時光,在相當長的時間都處于“心靈被拷問”的狀態,產品的凈值表現也讓人非常失望。
目前,東方紅睿華滬港深基金由基金經理李響管理,截至2022年12月31日,年內創造回報為-24.65%。
2019年,廣發基金劉格菘一人包攬2019年主動權益基金前三甲,廣發雙擎升級、廣發創新升級和廣發多元新興,分別以121.69%、110.37%和106.58%的收益率拿下前三名,劉格菘也以重倉科技股一戰成名。
目前上述三只基金仍由劉格菘執掌,截至2022年12月31日,廣發雙擎升級年內收益率為-23.90%,廣發創新升級年內收益率為-22.04%,廣發多元新興年內收益率為-25.32%,三只基金在同類產品排名僅為中游水平。
2020年農銀匯理工業4.0混合基金以166.56%的收益勇奪市場冠軍,創出近4年來冠軍基金紀錄,基金經理趙詣更是一人獨攬權益基金前四名。
2022年3月趙詣轉戰新成立的個人系公募泉果基金,同年10月18日,泉果基金首只產品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成立,該基金便由趙詣執掌,截至2022年12月31日,該基金成立以來收益率為-0.60%。
2021年再現一人獨攬“冠亞軍”局面,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基金經理崔宸龍以119.42%的全年業績摘得年度主動權益基金業績冠軍,亞軍產品同樣由崔宸龍管理,為前海開源新經濟A,年度收益為109.36%。
目前,上述兩只基金仍由崔宸龍執掌,截至2022年12月31日,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年內收益率為-26.01%,前海開源新經濟A年內收益率為-22.35%。
北京一位資深公募基金評價人士認為,冠軍基金由于風格極致,多數重倉單一賽道,很難在市場風格輪動中保持長期領先業績,同時由于成為冠軍后的明星效應使得隨后管理規模大增,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后期投資操作難度,甚至由于資金大幅涌入使得此前投資策略失效,投資者應理性投資冠軍基金及冠軍基金經理。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