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9 13:46 | 來源:和訊網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悉,達利凱普是一家從事射頻微波瓷介電容器的研發、制造及銷售的企業。2021年6月,達利凱普就向深交所提交了創業板IPO申請。但經歷了漫長的1年半時間的等待中,達利凱普....
????????日前,擬在創業板上市的大連達利凱普科技股份公司(下稱“達利凱普)更新了招股書并對深交所三輪問詢進行了回復。
????????從深交所第三輪問詢來看,問詢重點涉及研發費用低于同行、董事、高管等人員是否具有專業背景、控股股東設置多層持股架構的原因、專利數量和機構是否覆蓋核心技術和生產工藝過程等問題。
????????據悉,達利凱普是一家從事射頻微波瓷介電容器的研發、制造及銷售的企業。2021年6月,達利凱普就向深交所提交了創業板IPO申請。但經歷了漫長的1年半時間的等待中,達利凱普的上市狀態仍處于已問詢階段,能否順利IPO還是未知。
研發費用率低于競爭對手,原始取得發明專利僅有2項
????????近年來,以5G通訊、醫療設備、軌道交通、軍工等為代表的產品主要下游產業快速發展,對射頻微波 MLCC 的需求亦逐步提升。我國是射頻微波MLCC 產品的主要市場之一,市場規模占射頻微波 MLCC 全球總體市場規模比例較高。但是,當前我國國內市場的主要射頻微波 MLCC 供應商仍為國外企業,中國企業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較低。
????????不過,在國內市場,近三年以來,達利凱普業績雖然呈現逐年增長的態勢,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達利凱普的營收分別為:2.16億元、3.5億元、2.85億元 ;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7087.96萬元、9913.27萬元、1.1億元。
????????但與同行業公司相比,還存諸多差距。根據招股書,與達利凱普存在部分相似產品和業務,且有公開數據的公司有火炬電子(603678)、三環集團(300408)、風華高科(000636)。
????????以2022年上半年為例,三環集團的營收為28.94億元,宏達電子(300726)的營收為11.03億元,火炬電子的營收為19.6億元,風華高科的營收為21.18億元,鴻遠電子(603267)的營收為13.9億元。達利凱普的營收才僅為2.85億元。
????????毛利率的情況也并不樂觀。2019、2020年、2021年,達利凱普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63.77%、60.2%、55.88%,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2022年上半年,達利凱普的毛利率有所提高,為59.79%,但還不及2020年、2021年的毛利率水平。
????????相較于同行,達利凱普的研發投入也并不多。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達利凱普的研發費用分別為:958.31萬元、987.09萬元、1543.88萬元、837.82萬元,研發費用率分別為:5.93%、4.57%、4.36%、2.94%,遠低于競爭對手平均水平。同一時期,競爭對手平均值卻高達7.12%、7.78%、7.14%、9.21%。
????????值得注意的是,達利凱普核心技術均形成于報告期外,其中,配方類技術形成于2012-2014年,電容器結構設計技術形成于2012年。根據招股書,達利凱普擁有專利技術16項,其中,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然而,截至問詢函回復出具日,達利凱普就有4項為受讓取得的發明專利,而不是靠自研產生,也就是說,達利凱普依靠原始取得的發明專利僅有2項。
????????除核心技術受質疑外,達利凱普董事、監事、高管中,僅有一人具備MLCC技術背景,其余均為財務、投資或者企業管理背景。
????????作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能力、技術實力就是企業的底氣,但從發明專利、研發投入、董監高從業背景來看,達利凱普明顯“底氣不足”。
客戶集中度較高,是第一大客戶PPI的“代工廠”?
????????除此之外,達利凱普的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在國內MLCC進出口逆差較大的背景下,境外銷售規模逐年提升也引起了監管注意。
????????一方面,報告期內,達利凱普主營業務收入中境外銷售金額分別為7600.7萬元、9818.8萬元、1.69億元和1.815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47.04%、45.49%、47.79%和63.6%,境外銷售規模逐年增長。
????????分行業來看,達利凱普境外銷售收入主要應用領域包括射頻電源行業、綜合行業(貿易型客戶)、醫療行業等。報告期各期,射頻電源行業收入分別為4408.07萬元、6709.06萬元、1.13億元,占比最高。
????????對此,達利凱普解釋稱,公司外銷占比較高主要為國外射頻微波MLCC應用市場發展較為成熟、市場規模較大背景下,內外銷業務并重形成的銷售機構特點,不存在因國內市場壁壘、技術門檻、客戶認證等因素制約公司開展國內業務的情況。
????????另一方面,報告期內,達利凱普對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總額分別為:7662.02萬元、9842.98萬元、1.65億元、1.64億元,占營收的比重分別為:47.42%、45.6%、46.64%和57.59%。這也意味著客戶集中度較高,存在銷售客戶較為集中風險。
????????其中,報告期內,達利凱普的第一大客戶均為Passive Plus Inc.(以下簡稱“PPI”),該客戶銷售收入分別為:4338萬元、5566.61萬元、7929.88萬元和9391.62萬元,占營收的比重分別為:26.85%、25.79%、22.37%和32.91%。因此,達利凱普還存在第一大客戶穩定性的風險。
????????然而,在業務模式上,達利凱普更像是第一大客戶PPI的“代工廠”。與達利凱普的業務類似,射頻微波MLCC產品為 PPI 向其下游客戶提供的電子元器件產品之一。
????????PPI作為掌握篩選測試技術的生產企業在采購達利凱普的產品后,根據其客戶的特定要求對達利凱普的產品進行篩選測試,在達利凱普產品基礎上實現技術加成,二次生產的產成品以PPI的品牌進行銷售。
????????相比“代工廠”帶來的收入,提高自身品牌的知名度才是重中之重。但在目前的情況下,這并非易事。
持股結構復雜,實控人運營參與程度不高
????????在股權結構上,達利凱普設置了多層持股結構,同樣也引起了監管的注意。其是否存在股權代持或者影響其他控制權的安排,多層投資機構持股結構對達利凱普股權結構穩定性又是否存在重大不利影響呢?
????????根據招股書,趙豐為達利凱普的實際控制人,依次通過豐年同慶、豐年永泰和豐年致鑫間接控制公司47.26%的股份,股權控制層級相對較多。
????????除控股股東豐年致鑫外,其他持有達利凱普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東有磐信投資、達利凱普的董事長、總經理劉溪筆及共創凱普(劉溪筆擔任執行事務合伙人)和吳繼偉。
????????然而,雖然趙豐是達利凱普的實際控制人,但在公司運營方面參與度并不高。但不可否認的是,實際控制人若不直接參與公司經營管理,或會導致公司控制權不穩定。
????????此外,復雜的股權體系下,達利凱普關聯方寧波豐年君盛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持股10.6310%的企業北京東遠潤興科技有限公司與達利凱普存在客戶供應商重疊。報告期內,該公司向重疊客戶銷售金額分別為720.95萬元、916.86萬元、2979.50萬元、765.9萬元。對此,深交所也要求說明交易價格公允性,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情形。
????????招股書中,達利凱普也坦言,雖然控股股東豐年致鑫除持有公司股權外未開展其他業務,豐年同慶、豐年永泰和豐年致鑫主要業務為投資管理。
????????但公司任一層級直接或間接控股股東因股份轉讓、減持、公司治理變化等原因可能導致公司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治理結構出現重大不利影響的情形。
????????綜合來看,近年來,達利凱普的業務快速發展,但與國內外同行業企業相比,其差距仍然明顯。作為半導體電子行業的新秀,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實力至關重要。在綜合實力相對薄弱的情況下,上市也是最為關鍵的一環。招股書中,達利凱普擬募資4.76億元,投建于高端電子元器件產業化一期項目、信息化升級改造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等。
????????但從目前的上市進度來看,經歷了三輪問詢之后,其還存在著研發費用率低于競爭對手、核心技術能力受質疑、董高監人員技術背景較少等問題,達利凱普能否IPO闖關成功還存諸多不確定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