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2 09:08 | 來源:電鰻財經 | 作者:尹秋彤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雖然經歷持續震蕩行情,公募基金的管理業績也有大幅度的虧損,但公募基金的管理費、客戶維護費等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電鰻財經》文/尹秋彤
8月份A股交易正式收官,公募基金2022年半年報也隨之全部披露完畢,備受市場關注的基金管理費、客戶維護費等費用情況隨公募基金半年報披露逐一揭曉。《電鰻財經》發現,基金公司的管理費收入首尾相差懸殊。
整體業績下降管理費上漲
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雖然經歷持續震蕩行情,公募基金的管理業績也有大幅度的虧損,但公募基金的管理費、客戶維護費等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這與基金管理規模的不斷擴容有關。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7月底,公募基金資產凈值合計27.06萬億元,較6月底的26.79萬億元環比增長1%,基金產品數量達到10123只,較6月底增加113只,公募基金管理規模首次突破27萬億元“關口”。
可統計的9517只基金產品的管理費總收入達到735億元,較去年上半年的686億元增長了7%。
分類型看,混合型基金是今年上半年管理費收入的主要貢獻力量,上半年合計收取了360億元的管理費;緊隨其后是貨幣型基金,上半年收取了142億元的管理費。此外,債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上半年收取的管理費分別為119億元和96億元,其余為其他型基金。
與之對應的確實公募基金管理業績的虧損。
據《電鰻財經》觀察,在今年上半年,A股主要指數全線下跌,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下跌6.63%、13.20%、15.41%,科創50指數跌幅最大,達到20.92%。4687只權益類基金中,收益率最高為31.98%,最低為-29.70%,平均數為-9.67%,中位數為-9.05%;有81只基金實現了正收益,占比約1.73%。
有基金公司僅收29萬元管理費
據統計,管理費收入排名前十位的基金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管理費收入合計達到303.37億元,占全部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總額的41.27%,而在去年同期,前十名基金公司的管理費收入占整個行業的43.7%。《電鰻財經》發現,近年不少中小基金公司主打差異化發展路線以實現“彎道超車”,涌現出一批“小而美”的基金產品,分食了一部分市場份額。
從基金公司看,易方達基金今年上半年的管理費收入最高,達到51.4億元,同時易方達基金也是唯一管理費收入超過50億元的基金公司。緊隨其后的是廣發基金和富國基金,今年上半年的管理費收入分別為36.1億元和32.5億元。此外,華夏基金、匯添富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中歐基金、嘉實基金和工銀瑞信基金7家基金公司躋身前十,今年上半年的管理費收入均在22億元以上。相對而言,有56家基金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管理費收入均不足5000萬元,收入最低的基金公司上半年僅有29萬元管理費。
基金公司管理費收入最高51.4億元,最低29萬元,如此計算首尾相差17723倍。
據了解,基金管理費是支付給的基金管理人的費用,也就是公司為管理和操作基金而收取的報酬。目前貨幣市場基金為0.33%,基金通常為0.65%左右,股票基金則通常在1%-1.6%之間。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易方達、匯添富、華夏、嘉實、博時、建信、中歐、工銀瑞信、華安、天弘、富國、銀華等十多家知名基金公司正式上報合理讓利型基金。申報了讓利型產品的某公募基金人士表示,讓利型產品更多是在浮動管理費實踐基礎上進行優化嘗試,具體的模式還未完全形成統一的標準,但應該會考慮設置階梯式的管理費方式,比如在贖回份額時,不盈利不收取管理費,盈利達到一定區間相應收取達到某類管理費級別的費用,同時管理費設置一定上限。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